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树为灌木或落叶乔木,桑属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在传统医学上均可入药,历代中国药典均收载了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的药用功效。桑枝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生物碱、甾体、香豆素、二苯乙烯、萜类化合物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衰老、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以桑枝为原料,对桑枝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桑枝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本实验探讨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质量浓度及温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法确定了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80℃C、料液质量浓度33g/L、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120min。在该条件下,其提取率可达1.01%。2桑枝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本试验探讨了聚酰胺分离纯化桑枝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方面的技术参数,静态吸附上样量1:274g/g(净黄酮量:树脂量)、动态吸附上样量1:61g/g、上样浓度2.149mg/mL、吸附流速和解析流速均为1mL/min、吸附时间1h、70%乙醇作为洗脱剂。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洗脱量可达92.29%。3桑枝中桑色素的分离纯化及检测采用95%乙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树脂吸附色谱法对桑色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取分离到高纯度的桑色素。薄层层析色谱法显示,以氯仿:甲醇:醋酸(15:5:2)作为展开剂,用1%硝酸铝醇溶液显色,可于波长为365nm的紫外灯下观察到桑色素显绿色荧光。用高效液相色谱作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用symmetry(?)-18(4.6×150m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50:49.8:0.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30℃,在波长370nm处桑色素具有良好的色谱吸收峰。4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本试验以VE做对照,从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两方面评价了芦丁、槲皮素、桑色素和桑枝总黄酮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槲皮素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是VE的1.4倍,桑色素和桑枝总黄酮的清除能力相近且弱于槲皮素,芦丁清除能力最弱;在0.02-0.08mg/mL范围内,槲皮素的还原能力最强,桑色素和桑枝总黄酮与VE的还原能力相近,且弱于槲皮素,芦丁的还原能力最弱。5不同品种桑枝总黄酮含量比较本试验对本校桑树种质资源圃中保存的几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栽培品种的桑枝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桑枝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嘉陵20号>西农6071>桂优62>嘉陵16号>湖桑32>云桑1号>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