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大厅的机构设置及其运行——太原市万柏林区H村村务大厅的个案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程度如何越来越成为衡量中国农村民主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村民自治制度,中国农村开始了解民主、接近民主,并且按照民主的原则从事乡村政治活动。村民自治的巨大力量改变了农村村委会权力运行的方向,村民主体地位的日益突显呼唤农村治理方式的变革。村委会以村民代理人的身份去治理农村,以服务为导向的治理方式成为村委会治理农村的新选择。如何以服务为导向治理农村,H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H村村务大厅的设立为“以服务为导向”治理农村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它的设立是H村村委会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治理理念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是H村村委会实行以服务为导向的治理方式的手段之一。  本文主要以研究H村村务大厅的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体内容,首先先分析了H村村务大厅设立的时代背景,村民自治的长足发展给村务大厅的出现创造了历史条件,而H村自身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现状也在呼唤该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其次,对H村村务大厅的结构、人员、制度、服务项目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接下来,本文对村务大厅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本文以村务大厅运行数据和村民对其的态度为佐证,说明村务大厅所取得的成效,而取得成效的原因是方便了村民、村干部思想上重视、制度保证、有效服务项目的支撑和优质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本文指出了村务大厅所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由于窗口设置不科学而造成的过高的运行成本、村务大厅窗口摆设现象、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以及村务大厅未来的发展缺乏保障,并对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绩效难以衡量、激励机制的缺乏、照搬“政务大厅”模式、村干部思想的制约、理论指导的缺失;最后,本文如何对H村村务大厅进行优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树立为村民服务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降低运行成本、重新打造业务流程和不断提高领导者素质。  在H村多次走访的过程中,作者获得了该村以及村务大厅的翔实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行政管理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对村务大厅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目前相对薄弱的中国农村治理实践的研究增添一个小小的案例,同时也为其它农村治理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土地价格在土地资产管理中的作用不断突显。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基准地价、交易地价、标定地价、出让底价等内
当今,信息化潮流正在席卷全球,信息化给全世界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世界各国正加紧制定本国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我国也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传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城市是当代社会有限土地的主要载体,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居住,故住宅占据了城市一半的建筑量。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临人口日益膨胀和土地日益稀缺的矛盾,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集约利用土地才能够解决这种矛盾。土地利用强度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容积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容积率能够有效的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然而,容积率指标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引入与应用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