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路作为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关键内容,对于打破农村自给自足、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由于其初期投资大、回报利润低,很难吸引市场供给,因而决定了政府主导供给的必要性。当前农村公路基本上是通过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但项目制供给实际上是一种相对集权的供给方式,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的供给方长期处于决策主导地位,而农民作为需求方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基层公务人员和基层自治组织又普遍“清静无为”,缺乏服务意识,忽视农民需求偏好,以至于农村公路的供给过程往往出现农民主体地位弱化,信息公开不佳,过程参与不强,政府回应力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农民对农村公路的整体感知效果,制约着农民满意度的提高。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把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意欲使研究有所突破,以期基层政府注重农村公路供给流程之细节,加快重塑农村公路供给之决策,补足农村公路供给之短板,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基层政府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怎样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希望能有效改善农村公路供给的现状,提高农民满意度。文章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及农村公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写作框架和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重点厘清和界定了农村公路、公众满意度这两个关键性概念,并概括了本研究的两个理论基础: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第三部分对D镇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重点介绍了D镇农村公路供给现状,并从建设、管理、养护三个层面构建了农村公路满意度的测评体系,以此设计问卷对D镇部分村庄的农民进行满意度调查,获取了农民对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评价。第四部分,对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划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是供给过程类,即农村公路供给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农民过程参与,以及农民表达利益诉求时的政府回应。第二种是供给结果类,即农村公路供给数量、质量、便捷性、通畅性等,运用SPSS23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基于研究结论再现满意度影响因素在D镇农村公路供给中的体现。第五部分,从完善农民过程参与、提升政府回应水平、加大农村公路供给规模、加强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D镇农村公路供给的总量和质量都在逐年提升,但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农村公路供给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信息公开与农村公路农民满意度存在负相关性,信息公开的程度越高农民的满意度就越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信息公开可能会强化比较效应,激发农民的相对剥夺感。而过程参与、政府回应、农村公路的数量、质量、便捷性、通畅性、舒适性、安全性、沿线绿化、标志标线与农民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农村公路供给过程中,基层政府应当致力于完善农民过程参与、提升政府回应水平、加大农村公路供给规模,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