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沧老厂矿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钻孔中相继揭露到花岗斑岩细脉及矽卡岩带,但直至2008年,因揭露隐伏岩体的工程很少,获得的岩芯有限,对花岗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与矿化关系的研究进展缓慢,相关成果稀少。2007年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云南省澜沧县澜沧铅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实施中,ZK153101钻孔再次揭露到三段花岗斑岩脉,ZK14824等钻孔中揭露到矽卡岩带及钼矿体,2009年又在ZK14827、ZK14830、ZK15501孔中揭露到多段斑岩脉,终孔处揭露到主岩体。为查明老厂矿区隐伏花岗斑岩特征,本文从花岗斑岩的岩体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锆石标型特征等方面入手,综合研究其成因类型和形成的构造环境。本区揭露到的隐伏花岗斑岩岩体及与之有关的辉钼矿化、矽卡岩化主要分布在F3断裂以东、F4断裂以西的144线—9线之间,总体沿F1断层分布,出现的标高大致在900-1530m,有西高东低的趋势。岩石学研究表明,该区花岗斑岩呈浅灰、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由正长石、石英、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基质由等轴微细粒正长石、石英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老厂隐伏花岗斑岩体属偏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K、La、Hf、Tb相对富集,Nb、Ta、P、Ti相对亏损,反映了造山带花岗岩及大陆地壳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小,平均126.56x10-6,(La/Yb)N=12.01-24.85,为轻稀土中等富集;87Sr/86Sr为0.70835-0.71544,平均0.71。锆石SHRIMP U-Pb测年证实,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的侵位结晶年龄为44.6±1.1Ma,与滇西地区喜山期陆内造山主碰撞期(65-41 Ma)末相当。而澜沧老厂矿区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43.78±0.78Ma)与花岗斑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44.6士1.1Ma)很相近,都为喜山早期(始新世晚期)的产物,且年龄数据略新于岩体年龄,与斑岩热液成矿期总体晚于成岩期的基本规律相吻合。老厂花岗斑岩中的锆石群型简单,有4种主型,20种亚型。锆石晶形主要由{100}、{110}柱面和{101}、{211}锥面构成,其中柱面以{110}最为发育,锥面{]01}和{211}都较发育,但{101}较{211}更为发育,具低温过碱环境锆石特征。锆石标型指示矿区花岗斑岩是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源混合成因花岗斑岩。综合花岗斑岩地球化学、锆石标型以及同位素特征判断,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应是以壳源重熔为主,有部分幔源物质参与的混合成因花岗斑岩。该区花岗斑岩形成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主碰撞向晚碰撞转化时期,在空间上产于澜沧江断裂西侧的晚古生代裂谷带中,区域动力学环境属碰撞造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