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地域观念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城市趋同化的忧虑。当前,景观行业对地域性的研究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以及体现时代文化需求。地域思想并非是对传统的模仿或地方材料的简单使用,而是基于文化深刻认知上的创新设计。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景观类型,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文化、生活、经济的综合体现。纪念性景观要求从物化形象中对纪念主题、空间、情感予以表现。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纪念性景观,应是基于对地域环境、文化、技术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的反映。它既体现浓厚的传统意味,又表达鲜明的时代特性。本文首先介绍纪念性景观及相关概念,然后对其历史发展沿革作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并指出纪念性景观的特性及构成要素。再则界定了地域概念并对影响纪念性景观地域表达的特征因素——气候、地形、植被、地方材料、历史文脉、民俗、宗教、技术等作了必要的分析,全面梳理地域性理论。本文重点分析纪念性景观地域表达原则及策略,并总结出地域表达的环境、文化、技术三种策略,归纳了结合相应的地方气候、对场地的尊重、人工环境的协调、保留、特征因素的转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利用地方材料等技术手段。文中还通过对经典实例的分析以及笔者参与的实践项目,来有效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通过文中的实例研究分析,希望能为纪念性景观的地域表达建立初步的理论框架,并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