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聚氨酯基红外低发射率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联萘基团的结构刚性和轴向不对称性,通过氢转移加成聚合制备了螺旋结构聚氨酯一酰亚胺和聚氨酯一脲,并且用螺旋聚氨酯分别与二氧化硅和凹凸棒石进行复合,制得了低红外发射率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圆二色谱(CD)、振动圆二色谱(VCD)等表征手段对螺旋结构聚合物及其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红外发射率(8-14μm),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1.螺旋聚氨酯-酰亚胺的制备、表征及其氢键结构的研究:   基于R-1,1’-联萘-2,2’-二酚(R-BINOL)和消旋-1,1’-联萘-2,2’-二酚(BINOL),通过氢转移加成聚合制备了具有单手螺旋结构的聚氨酯-酰亚胺(R-PUI)及其消旋聚氨酯-酰亚胺(PUI)。R-PUI显示出单手螺旋构象,其具有光学活性;同时,由于R-PUI是基于联萘基团的刚性和轴向不对称性而产生螺旋,而非通过弱的二级作用,因此在强极性溶剂中,R-PUI仍然具有旋光性,其单手螺旋结构十分稳定。R-PUI和PUI的链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链间氢键作用;R-PUI的链间氢键强度大于消旋PUI的链间氢键强度,这主要是由于R-PUI是基于R-BINOL合成的,具有单手螺旋结构,其聚合物链结构更规整和有序,因此更容易形成链间氢键作用。此外,R-PUI的链问氢键是由链结构中的羰基(C=0)和氮氢键(N-H)形成,然而并不是链结构中所有的C=O都形成了氢键。N-H键只和聚氨酯链段(-NHCOO-)结构中的C=O基团之间形成氢键作用,而酰亚胺环上的C=O并没有参与氢键作用。R-PUI的红外发射率要略低于PUI,这可能是和两者结构中不同的氢键化程度有关。氢键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分子振动模式,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聚合物的不饱和程度,从而降低其红外发射率。   2.螺旋聚氨酯一脲的制备、表征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基于S-1,1’-联萘-2,2'-二酚(S-BINOL)和消旋-1,1’-联萘-2,2’-二酚(BINOL),通过氢转移加成聚合制备了具有单手螺旋结构聚氨酯一脲(S-PUU)和消旋聚氨酯一脲(PUU)。S-PUU显示出单手螺旋构象,其具有光学活性;同时,由于S-PUU是基于联萘基团的刚性和轴向不对称性而产生螺旋,而非通过弱的二级作用,因此在强极性溶剂中,S-PUU仍然具有旋光性,其单手螺旋结构十分稳定。S-PUU和消旋PUU的链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链接氢键作用;S-PUU的链间氢键强度大于消旋PUU的链间氢键强度,这主要是由于S-PUU是基于S-BINOL合成的,具有单手螺旋结构,其聚合物链结构更规整和有序,因此更容易形成链间氢键作用。随着S-PUU温度的升高,其红外发射率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同的上升速率。在100℃以下,S-PUU的链间氢键仍然存在,此时红外发射率缓慢上升;而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00℃以上时,S-PUU的红外发射率的上升速率变大,这是由于在温度大于100℃时,S-PUU链间氢键作用在温度上升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变化。聚合物的链结构可以通过设计调整单体结构等方法进行调节,因此链间氢键作用可以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来调控,这就为聚合物红外发射率可调提供了可能。   3.螺旋聚氨酯@Si02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用у-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二氧化硅(Si02)微球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用螺旋结构聚氨酯预聚物对改性Si02进行复合,从而制备了螺旋结构聚氨酯@Si02核壳结构复合物(HPU@Si02)。复合过程中,螺旋结构聚氨酯成功地包裹在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从而形成了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物。HPU@ Si02显示出清晰的核壳结构:螺旋结构聚氨酯为有机壳层,Si02微球为无机核。通过用具有单手螺旋结构的聚氨酯对二氧化硅微球的包覆,Si02原先的紫外吸收特性和结晶性能都发生了改变:Si02微球在紫外波段没有吸收峰,而HPU@Si02在大约340nm处产生了吸收峰;Si02微球在XRD中显示非结晶态的“馒头峰”,而HPU@Si02却具有半结晶态。这些改变是由于Si02外层包裹着具有单手螺旋构象和链间氢键作用的聚氨酯壳所致。此外,由于无机核和有机壳之间的界面作用,HPU@Si02的红外发射率较之二氧化硅微球也降低了很多,从0.781降低至0.503。   4.螺旋聚氨酯@凹凸棒石复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用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凹凸棒石(ATT)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用单手螺旋结构聚氨酯和消旋聚氨酯与改性ATT进行复合,从而制备了有机-无机ATT复合物(ATT@HPU和ATT@PU)。在复合过程中,螺旋结构聚氨酯成功地接枝于改性后的ATT表面,而没有破坏ATT原有的晶体结构。ATT@HPU和ATT@PU仍然呈现与ATT十分相似的棒状纤维结构,并且基本维持着ATT原有的分散度。ATT@PU和ATT@HPU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为0.579和0.434,与ATT原粉的红外发射率(0.934)相比大大降低。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复合物有机层和无机层间的界面作用。此界面作用,通过用螺旋结构聚氨酯对凹凸棒石进行复合物,大大加强,因此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比ATT低得多。同时,ATT@HPU的红外发射率比ATT@PU的红外发射率要低,这表明螺旋构象的规整性对红外发射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单手螺旋构象更有利于复合物红外发射率的降低。   5.螺旋聚氨酯@凹凸棒石复合物:单体的光学纯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用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凹凸棒石(ATT)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用基于不同光学纯度S-1,1’-联萘-2,2’-二酚(S-BINOL)单体的螺旋聚氨酯预聚物与表面改性后的ATT进行复合,从而制备了一系列螺旋聚氨酯@ATT复合物(HPU@ATT)。复合过程中,螺旋结构聚氨酯只是接枝于凹凸棒石的表面,并有破坏凹凸棒石的原始晶体结构。用螺旋结构聚氨酯对凹凸棒石复合后,HPU@ATT仍然保留着ATT原粉原有的棒状纤维结构,且随着S-BINOL光学纯度的增加,凹凸棒石的分散性也逐渐变好。同时,随着S-BINOL光学纯度的增加,HPU@ATT中螺旋聚氨酯的有机复合率也随之增加,但光学纯度高于60%时,由于凹凸棒石表面饱和,上述复合率不再增大。HPU@AIT的红外发射率比纯的凹凸棒石(0.934)低,且随着光学纯度的增加,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逐渐降低。当S-BINOL的光学纯度达到100%时,HPU@ATT的红外发射率最低,为0.431。上述结果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随着S-BINOL光学纯度的增加,复合物的有机复合率在饱和前(60%)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当凹凸棒石表面饱和时,红外发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螺旋结构聚合物的链规整性增加。   6.螺旋聚氨酯@凹凸棒石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用螺旋结构聚氨酯的单体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直接对凹凸棒石(ATT)进行表面改性制得改性ATT(M-ATT),然后用基于R-1,1’-联萘-2,2’-二酚(R-BINOL)的螺旋聚氨酯预聚物与M-ATT复合,从而制备了螺旋结构聚氨酯@凹凸棒石复合物(BM-ATT)。复合过程中,螺旋结构聚氨酯成功嫁接到改性后的凹凸棒石表面,并且凹凸棒石的原始晶体结构没有受到破坏,结晶性极佳。同时BM-ATT仍然具有与ATT原粉极为类似的棒状结构,并且分散性良好。BM-ATT显示出明显的科顿效应,具有光学活性,其光学活性来源于螺旋结构聚氨酯的单手螺旋构象。虽然螺旋聚氨酯对ATT的有机物复合率很低,但是红外发射率却明显降低,其中R型BM-ATT的红外发射率为0.405,这进一步证实了有机无机之间的界面作用是红外发射率降低的原因.并且这种界面作用不在于有多少有机物和无机物作用,而在于作用面积有多大,界面的接触是否良好。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能源消耗量快速上升的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及各种室内外污染物的产生、排放量也在急剧上升,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筑业是我
本文基于2010年及2014年采集到的CFPS家庭微观数据,检验了房产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产税的改革显著促进了居民当期消费,政策前后居民消费增加了0.15%.而在进一
高速线材主要以连续轧制的方式生产,轧件在轧辊孔型中轧制成型。现武钢高线厂线材产品表面出现折叠,带有表面折叠缺陷的线材在后续加工中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研究减少折叠缺
本文利用真空退火炉融炼束源金属的单质锭,作为束源炉的蒸发源;利用臭氧浓缩装置获得高浓度臭氧作为制备Bi系薄膜的氧化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Bi, Sr,Ca和Cu金属元素的蒸发速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束外延法(MBE)制备Bi系氧化物薄膜。首先制备了结构简单,成相温度宽的Bi2Sr2Cu06+δ薄膜,然后利用金属源的蒸发速率并参考吸附系数,制备了Bi2.1Cay Sr1.9-yCuO6+δ薄膜和
MoSi2以较低的密度、高的熔点(2030℃)、高的实用温度(>1600℃)、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高温耐蚀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优势,被认为是继Ni之后出现的一类极具竞争力的新型高温结
CSP工艺(即:紧凑式热带生产工艺)具有流程短,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流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被推广用于生产各种中高碳钢产品。为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追
在满足性能要求和少添加贵价合金元素的前提下,以开发出高贮氢性能及可适应后期多元化涂溏工艺为研究目的,通过对热轧工艺、冷轧工艺和退火工艺的控制开发出一种新型低碳冷轧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