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校学生健康素养问卷、EQ-5D量表对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的广州市部分高校2109名在校学生调查。用t检验、ANOVA、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类树和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1.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中8.2%具备健康素。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依次为18.2%、13.7%、41.3%。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五类素养依次为80.7%、50.1%、26.4%、16.5%、7.0%。2.分类树显示:专业与学生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最密切,健康选修课与具备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素养最密切,生源地与具备健康技能素养最密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影响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年级影响五类健康素养。专业和健康选修课对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素养均有影响。生源地影响传染病预防素养。母亲教育程度影响科学健康观和传染病预防素养。3.高校学生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痛苦/不适、焦虑/沮丧上有问题比例依次为4.2%、1.9%、1.9%、15.4%、27.9%。高校学生VAS为(85.38±10.34),EQ-5D指数为(0.911±0.132),它们在健康选修课、自评学习成绩、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不同的高校学生间均有差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校学生发生焦虑/沮丧的影响因素有性别、生源地、自评学习成绩和健康素养。4.VAS、EQ-5D指数与健康素养及三方面得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健康素养内部三方面得分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1.广州市部分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且三方面和五类素养水平不均衡。促进健康素养水平,要加强对薄弱部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的促进。2.学生健康素养受性别、专业、生源地等多种因素影响。促进他们的健康素养应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使之更具有针对性。特别加强对非医药专业、低年级学生宣传教育。还应重点提高来自内地农村学生的传染病预防素养。3.高校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应特别关注成绩较差学生及内地女生的心理健康。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不易发生焦虑/沮丧。促进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能提高他们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4.应大力推进高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的新方法,并定期开展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