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瘀方通过外泌体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EMT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原发性肝癌具有发病率高,易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特点。目前关于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仍然有限,因此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在治疗晚期肝癌有其特色和优势,健脾化瘀方是我院治疗肝癌的重要验方。前期研究表明“健脾化瘀方”中药的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以及调控Smad3/Smad7平衡从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等方面。但尚未见从外泌体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的角度,去探讨“健脾化瘀方”抑制肝癌转移的机制。EMT(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是指在特定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特性向间质细胞转化的过程。EMT是肿瘤细胞发生迁移侵袭的重要过程。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细胞外脂质囊泡,直径为40-110nm,内含RNA、蛋白质、miRNA、DNA片段等多种成分,是胞间信息传载体。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从外泌体分泌的角度来探讨健脾化瘀方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肝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
  方法:
  我们以不同时间(24H/48H)或不同浓度(0.5mg/ml;1mg/ml;2mg/ml;4mg/ml;8mg/ml)的健脾化瘀方去干预肝癌细胞MHCC-97H,用MTT检测不同时间或浓度健脾化瘀方对MHCC-97H细胞的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值(半抑制浓度)确定后续实验所需的药物浓度。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处理肝癌细胞MHCC-97H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培养EMT组和对照组(未EMT)肝癌细胞,EMT组分3组分别予高浓度(4mg/ml)和低浓度(2mg/ml)的健脾化瘀方及空白对照培养。然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分离外泌体进行鉴定。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外泌体颗粒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去检测分离出来的MHCC-97H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大小及浓度分布。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HsP70、CD9的表达情况,证实分离的纳米颗粒是外泌体。用上述四组外泌体,分别加入培养基与肝癌细胞共培养,用PHK26标记外泌体核酸,DAPI染色,追踪显示外泌体是否进入细胞内。观察各组外泌体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对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转移及EMT标志蛋白的影响。证明外泌体可促肝癌细胞EMT和侵袭转移而健脾化瘀方可以抑制外泌体对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EMT。
  结果:
  (1)健脾化瘀方对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当药物浓度为0.5mg/ml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在4mg/ml时,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其抑制作用与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浓度≤2mg/ml时,培养24H的细胞抑制率高于培养48H的细胞抑制率;而浓度≥4mg/ml时,培养24H的细胞抑制率低于培养48H的细胞抑制率。健脾化瘀方对肝癌细胞MHCC-97H作用24H后,根据回归线性方程检验得出IC50=4.89,干预48H后,IC50=3.44,我们选取4mg/ml、2mg/ml的健脾化瘀方药物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所需的药物浓度。
  (2)EMT模型的建立:TGF-β1干预48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经过TGF-β1诱导后肝癌细胞MHCC-97H的细胞形态松散,呈梭形样改变。Westernblot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的EMT组MHCC-97H细胞的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上皮表型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1)。
  (3)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我们采用了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来观察到所提取外泌体的形态呈囊泡状,分布不一,有单个分布,也有聚集成组,背景清晰,无明显污染物,直径约在30-140nm之间。采用NTA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四组外泌体粒径的峰值在70-160nm之间,提取外泌体的粒径分布结果与电镜结果一致。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HsP70,CD9,结果表明外泌体的标志蛋白在MHCC-97H细胞都存在表达,由此表明本实验获得的外泌体是可靠的。用PKH26染料标记外泌体,DAPI染色细胞核,将MHCC-97H细胞与外泌体一起温育24小时。结果表明,PKH26标记的外泌体可定位于MHCC-97H细胞中,这表明MHCC-97H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被MHCC-97H细胞吸收内化。
  (4)健脾化瘀方可以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侵袭及EMT:细胞的迁移实验表明健脾化瘀方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干预24H,48H,EMT组的迁移率比空白组增强(P<0.05),当加入不同浓度的健脾化瘀方干预后,细胞的迁移率与EMT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EMT+4mg/ml药物组对MHCC-97H细胞迁移的抑制较EMT+2mg/ml药物组增强(P<0.05)。细胞的侵袭实验表明健脾化瘀方能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的侵袭,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干预48H后,EMT组的侵袭数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当加入不同浓度的健脾化瘀方干预后,侵袭数与EMT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EMT+4mg/ml药物组对MHCC-97H细胞侵袭的抑制较EMT+2mg/ml药物组增强(P<0.05)。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健脾化瘀方可以抑制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结果显示经TGF-β1诱导后的肝癌细胞MHCC-97H的上皮表型标志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01),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分子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加入不同浓度的健脾化瘀方处理后,与EMT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分子水平显著下调(P<0.001),且4mg/ml药物组与2mg/ml药物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更明显(P<0.001),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分子水平下调更显著(P<0.001)。
  (5)健脾化瘀方可以通过外泌体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侵袭及EMT:细胞的划痕实验表明健脾化瘀方可以抑制外泌体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不同干预组的外泌体,将提取的外泌体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24H和48H后,观察外泌体对细胞的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EMT-exo组的迁移率比空白组(P<0.05)明显升高,而EMT+2mg/ml-exo药物组和EMT+4mg/ml-exo药物组的迁移率比EMT-exo组的明显降低(P<0.05),且EMT+4mg/ml-exo药物组对细胞迁移的抑制比EMT+2mg/ml-exo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细胞的侵袭实验表明健脾化瘀方能抑制外泌体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侵袭。不同干预组的外泌体与细胞共培养48H后,EMT-exo组的侵袭数比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而EMT+2mg/ml-exo药物组和EMT+4mg/ml-exo药物组的侵袭数较EMT-exo组明显降低(P<0.05),且EMT+4mg/ml-exo药物组对细胞侵袭的抑制较EMT+2mg/ml-exo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健脾化瘀方可以抑制外泌体对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结果显示EMT-exo组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01),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而EMT+2mg/ml-exo药物组、EMT+4mg/ml-exo药物组与EMT-exo组相比,E-cadherin(P<0.00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显著,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01)。且EMT+4mg/ml-exo药物组与EMT+2mg/ml-exo药物组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更明显(P<0.001),Vimentin与N-cadherin蛋白分子水平下调更显著(P<0.001)。
  结论:
  健脾化瘀方通过外泌体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其他文献
我国拥有诸多具备优良性状的地方畜禽品种,将其与国外品种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兼备亲本所拥有的优秀性状,是符合人们要求的品种。陆川猪是典型的脂肪型猪种,杜洛克猪是优秀的瘦肉型品种,两者正反交F1代—杜陆猪和陆杜猪均遗传了其肉品质佳、生长速度快和繁殖性能好等优良性状,但两者之间仍存在性状差异。本研究以杜陆猪和陆杜猪为研究对象,通过背最长肌转录组测序,从转录水平分析两者生长发育差异,并筛选出目的基因IFRD
学位

小尾寒羊产后发情和生产过程中的应激因子会显著影响其生产,认识并利用好发情、减少应激因子及提高应激适应能力对改善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其它经济动物的科学饲养具有较大参考作用。为了研究小尾寒羊分娩至发情不同时间间隔内的行为、内分泌及卵巢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确定影响小尾寒羊产后发情的关键因素,选取健康成年待分娩小尾寒羊母羊10只,分别利用扫描取样法和粪样激素测定法研究分娩至发情
学位
目的:  观察参芪化瘀方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TACE术后症状积分及安全性评价,为参芪化瘀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初步探讨参芪化瘀方对肝癌炎性微环境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纳排标准的4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按照是否服用中药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癌TACE术后的常规内科对症治疗,治疗组于每
目的:  从若干有关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指标中,筛查泌尿系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后需行二期手术(second stage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保护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减少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二期手术提供中西
学位
目的: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的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超过90%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它导致了9%与妊娠相关的威胁生命的情况及死亡,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对于异位妊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治疗失败而包块破裂转为手术治疗,目前在临床上没有一个统一的预测模型可预测药物治疗的治疗结局。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大规模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
目的:  本课题目的在于探讨负性情绪对雄激素脱发的相关性以及负性情绪与脱发各证型之间的联系,剖析心理精神状态对该疾病的影响,并从中医理论的角度研究负性情绪对于雄激素性脱发发生发展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西医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择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雄激素脱发患者至少200例,与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以填写相关问卷的形式进行资料收
第一章肝气郁结型首发抑郁症的丘脑亚区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目的: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最常见的心理疾患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抑郁症在中医学上属于郁证的范畴,郁证的发病与肝最为紧密。许多医家将肝气郁结视为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因此研究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尤为关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
研究目的:  建立COPD大鼠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组、益气活血化痰方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化痰方组,在用药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MMP-9的表达水平,检测BALF中TNF-α、IL-1和IL-6的含量,检测肺组织PI3K、p-PI3K、AKT、p-AKT、IKKα、p-IKKα、NF-κB、p-NF-κB、PI3KmRNA、AKTmRNA、IKKαmR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气道炎症疾病,气道高反应,气道重塑和气流受限为其主要特征。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国家或低中收入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12月公布的,大约有235百万人患哮喘,在2015年有383000死亡病例,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哮喘发展的最危险因素是吸入的物质,例如花粉和尘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者刺激气道。哮喘病人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气短,并且
学位
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腕踝针治疗对PCNL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为腕踝针在PCNL术后镇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腕踝针镇痛对于不同疼痛水平的疗效、腕踝针镇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不同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差异。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肾结石”或“输尿管肾盂连结部结石”,行PCNL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性别、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