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土壤加镉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污染对大豆生长发育、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他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分析镉在大豆根、茎、叶、荚壳和籽粒中的分布状况及其对其他营养元素吸收、转运规律;初步探明Cd浓度与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他生理指标变化的关系,大豆Cd胁迫对氮、磷、钾和微量营养元素锌的吸收、转运及大豆品质的影响;并由此筛选出对Cd污染较为敏感的内源激素或生理指标作为大豆的指示指标,并建立Cd污染水平与大豆内源激素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弄清Cd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浓度Cd处理对大豆叶片中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的合成有抑制效应,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加。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3)的合成具有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在Cd处理浓度为0.25 mg·kg-1时,大豆叶片中GA3的含量最高。Cd处理对大豆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合成表现为刺激效应,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强。但大豆叶片IAA*GA3值却随之下降。大豆叶片IAA*GA3值的倒数及ABA/IAA值与Cd处理浓度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和0.982**。说明大豆叶片IAA*GA3或者ABA/IAA的变化可反应其受Cd胁迫的程度。 2.Cd处理对大豆株高和根系生物量干重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下的促进作用和高浓度下的抑制作用,这一规律与Cd胁迫对大豆叶片GA3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在花荚期大豆叶片GA3含量与大豆株高、根系生物量干重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6**和0.979**。Cd胁迫对大豆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与对大豆叶片IAA*GA3值的变化规律相一致(Cd处理浓度为5.00mg·kg-1,大豆分枝特别明显除外)。相关分析表明,花荚期大豆地上部生物量与大豆叶片IAA*GA3值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9**。表明大豆叶片的GA3含量和IAA*GA3值变化规律可初步用来表征大豆受Cd污染胁迫的程度。 3.Cd胁迫对大豆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与GA3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但当Cd处理浓度为0.50 mg·kg-1和2.50 mg·kg-1时,大豆叶片游离Pro含量和POD活性才达到最大值,比GA3含量出现最大值时Cd处理浓度稍高。表明这些生理指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作为大豆Cd污染胁迫的诊断指标。 4.低浓度Cd(<0.5 mg·kg-1)处理可促进磷向大豆地上部及籽粒中转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