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航业的进步,人们更倾向于乘坐飞机出行。与此同时,民航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乘客排队安检等待时间过长,乘客抱怨过多,乘客满意度下降。甚至有些乘客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到达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违背了民航业“高效、快捷”的理念。本文从乘客角度出发,对机场安检系统性能进行分析。首先,针对乘客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基于现有安检系统,提出以乘客风险等级为依据的分组安检方式。将乘客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乘客、中风险乘客和低风险乘客,不同风险等级的乘客采取不同的安检方式。其次,根据线性规划模型和排队论模型,列出错误报警率和错误放行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某一风险等级乘客在某一安全检查点引起警报的概率和某一风险等级乘客安检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线性规划模型和排队论模型,建立了以错误报警率最小和乘客等待时间为研究目标的模型,并运用MATLAB编程和排队论知识分别对其进行求解。根据实际数据可以算出当FAA规定的错误放行率上限等于0.00007时,高风险乘客的错误报警率为0.00015,中风险乘客的错误报警率为0.0041,低风险乘客的错误报警率为0.0884,三者平均错误报警率为0.0816。并且,根据排队论可得,高风险乘客平均逗留时间为9.9462分钟,中风险乘客平均逗留时间为6.1978分钟,低风险乘客平均逗留时间为7.1582分钟,并对其与未分组乘客平均逗留时间进行对比,得出分组安检乘客平均逗留时间比未分组安检乘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减少17.08%,由此说明对乘客进行分组安检,能减少乘客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安检系统的效率。最后,根据规划模型,以安检系统的安全值为目标函数,得出当将乘客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时的安检系统的安全值为0.9262,未分组乘客安检系统的安全值为0.9085,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分组乘客的安检系统安全值比未分组乘客的安检系统的安全值提高了1.96%。说明对乘客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有助于提高安检系统的安全性能,能有效预防恐怖袭击的发生,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保护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