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对脑卒中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指以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为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因素引起。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和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发病的80%;出血性脑卒中包括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约占脑卒中总发病的20%。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第2大致死原因,也是引起人类致残的首要因素,其不良的预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即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促进内皮的损伤和血栓的形成,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B族维生素已广泛用于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以及烟酸等,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临床多见B族维生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这将影响对不同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评价,并且在已有的关于B族维生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中,不同的B族维生素单独或联合使用以及不同的剂量组合对脑卒中预防的效果不尽相同,需要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传统Meta分析探讨单纯采用B族维生素的补充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关系;进一步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估不同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以及不同剂量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的干预效果,并分别对不同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以及不同剂量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的预防效果进行排序,为脑卒中的有效预防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截止至2015年12月2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最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14个双臂研究和3个四臂研究,共86393例研究对象。对于传统Meta分析,采用DerSimonian-Laird法校正的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与 Mantel-Haenzel法拟合的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或方差倒置法进行数据的合并分析,计算合并统计量RR,并按α=0.05的检验水准计算相应的95%置信区间。采用Begg秩相关法判断Meta分析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采用逐一剔除研究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此外,基于贝叶斯原理,采用网状Meta分析中随机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的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从而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相互比较的“效果”。通过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来评估每一种干预措施效果。借助WinBUG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网状Meta分析所研究结果参数的后验分布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相对应的可信区间(95%credible intervals,95%CrIs)来表示。采用Endnote和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文献管理。采用Stata SE12.0软件,R3.0.1,WinBUGS1.4.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B族维生素的补充能够有效降低总体脑卒中与脑出血的发病风险,合并的相对危险度(RR)值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分别是0.92(95%CI,0.87–0.98)与0.74(95%CI,0.59–0.94),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分别是0.90(95%CI,0.84–0.98)与0.74(95%CI,0.58–0.94)。在所有直接比较的干预措施中,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组对脑卒中预防效果优于叶酸与维生素B12组合组和安慰剂组,合并的RR值分别是0.69(95%CI,0.51–0.94)与0.86(95%CI,0.80–0.97);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组对脑出血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合并的RR值是0.74(95%CI,0.59–0.94)。异质性分析显示分析无显著异质性存在。Begg秩相关法分析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  2、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叶酸与维生素B6组合组预防脑卒中效果优于叶酸与维生素B12组合组,RR值是0.56(95%CI,0.29–1.00)。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组预防脑卒中效果优于安慰剂组以及叶酸与维生素B12组合组(RR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 vs安慰剂=0.82,95%CI,0.72–0.92;RR叶酸与维生素B12组合 vs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1.32,95%CI,1.09–1.59)。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对脑卒中预防效果由优到劣进行排序,结果为叶酸与维生素B6组合>叶酸>叶酸、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2组合>烟酸>维生素B6>安慰剂>叶酸与维生素B12组合。  3、剂量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不同剂量的 B族维生素及其组合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叶酸15mg预防脑卒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叶酸1mg;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对脑卒中预防效果由优到劣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叶酸15mg>叶酸0.56mg与维生素B63mg组合>维生素B640mg>维生素B62mg与维生素B121.4mg组合>叶酸1mg、维生素B6≥40mg与维生素 B12≤1mg组合>烟酸≥3mg>叶酸0.8mg与维生素 B120.4mg组合>叶酸≥2mg、维生素B610–30mg与维生素B12≤1mg组合>叶酸≥2mg、维生素B6≥40mg与维生素B12≤1mg组合>叶酸1mg、维生素B610mg与维生素B12400mg组合>叶酸40mg、维生素B6100mg与维生素B122mg组合>叶酸5mg、维生素B650mg与维生素B121mg组合>叶酸2mg与维生素B121mg组合>安慰剂>叶酸1mg。  结论:  1.合理高剂量的叶酸单独使用或叶酸与维生素B6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维生素B12的预防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2. B族维生素的补充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不同的B族维生素单独或联合使用以及不同的剂量组合对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不同;  3.合理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6及其组合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低剂量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我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化, 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 “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走进2011 版新课
期刊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懵懂贪玩,对于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程可能很难静下心学习,从而导致越学越不懂、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情绪的后果.因此,适当将数学教学游戏化有利于调
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对于提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以以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而当前初中英语
一、文本教学解读  本次写话内容位于本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本单元是由《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故事组成,都是以动物独有的特点为线索。写话的内容是写“养小动物的理由”。“理由”就是“依据”,那以什么为依据呢?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打开思路,可以以动物独有的特点为依据,如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另本园地“字词句运用”的内容包含比喻修辞手法,故可鼓励学生适当地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