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古代金华地区药业进行了研究。金华地区以中药材品种之多、质量上乘而闻名浙江乃至全国,究其原因在于金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以及地形独特。其地形主要分为金(衢)兰盆地区、中部丘陵区、仙霞岭—大盘山脉区。不同的地形生长着不同的中药材,其中金(衢)兰盆地区以家种药材为主,中部丘陵区东阳县和武义县因土壤肥沃且植被垂直差异性更大,中药材资源比金(衢)兰盆地区多得多,仙霞岭—大盘山脉区地貌类型多样、山势险峻、人类活动较少、交通不便,很适宜野生动物栖息和野生药材生长,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金华地区中药材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便捷的交通。金华地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都很发达。陆路交通主要有金华通往杭州、北京的官路和前往江西、上海、福建、安徽等省的大路。金华通往省内的宁波、建德、绍兴的道路十分畅通,地区内各县之间的交通也很方便。这有利于与杭州、上海、宁波、安徽等地的药材市场联系和加强各地的中药材贸易。就水路而言,金华有兰江、金华江和衢江,也便捷了金华与其他府州县及外省的交通。金华地区凭借着优越的自然和交通条件,中药材十分丰富。据明清以降史料记载,金华地区的道地药材种类多、分布广,几乎各府、县均有中药材繁植。尤其是磐安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属于?浙八味?中的名贵药材,俗称磐五味。由于充盈的中药材,导致中药材市场和中药店栉比鳞次。它们交易道地药材、营销膏丹丸散,生意红火。如兰溪药市,凭借着六水之腰和七省通衢的交通优势,一举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药材集散中心,兰溪药帮足迹大江南北,与绩溪、慈溪为江南三大药帮,流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