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3.0时代的到来,文本阅读在载体以及形式方面不断丰富发展。数字化阅读的背景下,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新型文本,作为网络新文体的主要代表,对学生的阅读、表达以及批判性思考等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新文本以其自身的“非连续性”“直观性”“丰富性”“综合性”等特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尤其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提到“非连续性文本”,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与转变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因此,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进一步研究不仅是信息化时代阅读模式转化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变革的需要。本研究以高中语文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运用水平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手段,以江西省G市四所中学的高一至高三语文老师为研究对象,对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意蕴解读,主要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本质和特点进行阐述。并对目前高中语文课程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分类,同时就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特质进行解读,以厘清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状调查,主要调查了高中语文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运用的现实状况。研究发现目前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目标要求偏低,内容选取单一、过程方式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方式上侧重总结性评价等。第三部分:探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教师行为以及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运用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部及外部两大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概括为新课标的表述不清楚、教学培训的不到位、高考试题的考查水平偏低以及学生学习的不重视;内部因素则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偏差以及教学经验不足。第四部分:优化策略,基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策略:(1)以培养高中生阅读素养为导向,细化阅读层级,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目标,以明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动机;(2)选取适切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积极开发语文教材内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立足“以生发展”的本位,进行跨界的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层面;(3)以聚焦、问题、统整、表达为序,弱化技能的训练,合理划定阅读教学的步调;(4)改进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以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第五部分:保障机制,针对影响语文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三条保障性的建议:一是基于国家层面,完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配套举措;二是从社会层面出发,搭建信息技术与非连续性文本联通的桥梁;三是学校方面,要建立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轴心的教师培训课程以及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