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作为全国大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参赛队伍以省队形式出现,实则代表了本省各高校竞技健美操队伍综合实力。随着大运会和高校竞技健美操的不断开展,全国各省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开始出现多级分化,健美操强省之间的总体实力差距越来越小,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难度越来越大,各省竞技健美操队的总体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健美操参赛队竞赛成绩的主体因素和条件因素的分析,找到与参赛省队本身或高校健美操队自身相关的因素,日后的训练和管理中,对找出的这些相关因素加以改善,提高自身健美操队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进一步来说,也是为高校培养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运动水平的优秀人才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参加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比赛的252名运动员和49名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的主体因素和条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是:主体因素包括运动员自身水平、教练员执教能力、裁判员执裁因素、参赛对手水平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六部分内容,条件因素包括运动队管理因素、训练安排、经费与场地、组队模式与组队时间和其他因素五部分内容。本研究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23个省队总体竞技水平存在差距。三个直辖市的高校健美操队比赛成绩最好;具备健美操特招资格的高校较多的几个南方城市的高校健美操队比赛成绩仅次于直辖市城市;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的高校健美操队成绩要优于非海滨城市和地区偏远的城市。2.运动员自身水平和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是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竞赛成绩的两项关键主体因素,其次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团体分排名前七名参赛队运动员的来源、健美操等级、参赛经历明显优于后七名参赛队,前七名参赛队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带队年限、原始专项、裁判级别也要优于后七名参赛队的教练员,研究结果证明了运动员自身水平越高、教练员执教能力越强参赛队的竞赛成绩越优异。3.运动队管理因素是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竞赛成绩的重要条件因素之一。各省高校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管理机制的不同,会影响各省高校吸引的人才水平和运动队的竞赛成绩的高低。4.各参赛队的训练安排是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竞赛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二。前七名参赛队的训练安排要比后七名参赛队训练安排科学合理,日常竞赛的级别和密度也要高于后七名参赛队,因此,科学合理的训练和竞赛安排也会有利于各参赛队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5.各参赛队的训练场地和经费投入是影响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竞赛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三。前七名参赛队的训练和比赛经费要比后七名参赛队充足,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要比经济实力偏弱的后七名参赛队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