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阿特伍德的《浮现》和《使女的故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阿特伍德的两部小说《浮现》和《使女的故事》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与观察角度,通过剖析作品中男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以及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作者对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包括女性在内的自然界所有生命形式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从而阐明两部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内涵。   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单介绍了阿特伍德及其文学地位、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分析了其小说的两大关注点,即女性意识和尘态关怀,接着概述了两部小说的内容,最后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理论依据以及框架结构。   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主要思想观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对《浮现》和《使女的故事》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以揭示小说中所体现的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和控制。两部小说都描绘了人类中以男性为主的决策层的所作所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引起的生态危机乃至灾难,以及由此而给人类自身,特别是女性所带来的苦难,进一步探讨了自然和女性都处于从属、被动、受害的类似地位而显示出来的天然联系。   第三章讲述了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逐渐觉醒并努力摆脱受害者心理和被动与从属的地位、重塑自我的过程。本章论述了小说作者如何通过此过程揭示出:自然和女性同处被控制和压迫地位的根据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男性中心主义思想,而两者共同的思想依据则是男权中心主义的二元论,即把世界划分成为男人/女人、理智/情感、文化/自然、思维/身体等两两对立的事物的思维模式与由此而来的行为准则。自然和女性的内在联系因而更加显著,因此,只有自然和女性两者都摆脱受害、被动与从属的地位,否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研究和解读《浮现》和《使女的故事》的现实意义,并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对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继承和综合,而且也是对两者的发展和超越;运用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其最终目的就是打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思维模式,从而避免它们给女性和自然带来的迫害和灾难,实现人类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共存与发展。
其他文献
对我国现行统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以改革统计制度方法为突破口 ,从加快统计改革步伐 ,充分发挥统计的职能和作用等方面 ,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This p
学位
翻译中应采用归化还是异化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尽管很多学者从很多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但还是没有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标准。翻译的过程,是原语文化进入译语文化的过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黄帝内经》中的中医隐喻现象进行尝试性分析,试图能够系统地对中医隐喻进行归纳,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中医概念隐喻的语言和意义特征,以及其背后
学位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白鲸》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多年来,人们对于小说的解读众口不一:有批评家把该小说同莎士比亚的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