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一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肾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由于肾精的逐渐衰弱,才导致了骨的退变疏松。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骨痿发生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相互滋养,相互为用。血瘀是老年病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活血化瘀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二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它的发生与峰值骨量高低和骨量丢失速度密切相关,而遗传与环境因素参与了峰值骨量的达到、维持以及骨量丢失的调节。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可解释60%~80%骨密度的变化。近年来,对导致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研究成为热点,VDR、ER、CTR、PTH等基因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无论是双胞胎还是一般人群,B等位基因个体的BMD较低.而b等位基因者BMD较高。年轻人中BB基因型个体BMD比同年龄、同性别者低2个标准差,提示这类人群BMD丢失速度较快,检测VDR基因多态性能预测不同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BMD。雌激素在维持更年期妇女的BMD及预防骨折中发挥重要作用。ER失能后的雌性或雄性鼠的骨矿化作用均明显减弱。同样,由于ER基因突变致雌激素抵抗或芳香化酶缺陷的男性,也表现为BMD明显减低,而补充雌激素后减低的骨量又逐渐增加。Masi等分析307名绝经后意大利妇女,发现TT和TC基因型出现频率较高,而且TT型者其腰椎BMD明显低于CC基因型者。Kanzawa等研究发现,BB型PTH基因人的腰椎BMD较Bb、bb型显著为高,认为PTH基因BstBⅠ多态性与BMD有相关性;但PTH基因DraⅡ多态性则与BMD无相关性。三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低落,骨偶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所导致的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进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的首要原因。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基因存在PvuⅡ和XbaⅠ两个多态酶切位点,酶切可分别产生以下基因型:PP、Pp、pp;XX、Xx、xx。根据复合基因型的等位基因构成,存在九种单倍型等位基因。研究表明,ER基因多态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存在相关性。Kobayashi等分析日本Nagano县238名绝经后健康妇女基因型与BMD的关系发现:腰椎BMD的Z积分与PvuⅡ位点相关,各基因型对应的BMD高低顺序为PP<Pp<pp,PP基因型腰椎BMD的Z积分最低,而XbaⅠ多态位点基因型对应的BMD高低顺序为XX>Xx>xx,但无统计学意义。Mahonen对芬兰妇女、Qi等对澳大利亚的研究结论均认为pp基因型者腰椎BMD低。我国黄琪仁等研究认为,绝经后健康妇女ER的PvuⅡ基因型与股骨大转子处BMD显著相关,PP基因型者BMD低。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一目的研究长期居住在广州地区的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与骨密度、骨质疏松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筛选骨质疏松相对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二方法选取168名长期生活在广州地区的绝经后妇女,年龄45~70岁,平均58岁。运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分别对其腰椎(腰1-腰4)的BMD进行测量,并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其血清中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的含量,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ER基因多态性在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分布及与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的关系。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和混合型。三结果研究表明,168名绝经后妇女中,按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其中骨质疏松病人108人(病例组)、非骨质疏松组60人(对照组)。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呈以下分布规律:PP<Pp<pp,XX>Xx>xx。复合基因型中PPxx的骨密度较其它基因型低。在分层分析中,表明PP型及复合基因型PPxx在骨质疏松组的分布频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显著性。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广州地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证型多以肾阳虚为主。四结论(一)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为:PP<Pp<pp,xx<Xx<XX。(二)PP型在骨质疏松组的分布频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复合基因型PPxx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初步认为这2种基因携带者是腰椎骨质疏松症的易患基因型。(三)广州地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证型多以肾阳虚为主。ER受体基因多态性中特定的基因型与辨证分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实际的辨证论治起指导作用,特别是根据遗传基因的多态性作为中医组方用药的手段,表明有该多态性时的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