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评估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移植与自体脂肪移植两种手术方法修复重度PFHA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从而为PFH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0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就诊的PFHA患者12例,按照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自体脂肪移植组(A组,编号1-8)、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移植组(B组,编号9-12)。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用三维扫描仪进行面部三维扫描,将获得的数据用3-matic软件重建,以STL格式导入Mimics 17.0、 Geomagic studio 12.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面部对称性分析,计算面部组织缺损量,设计出需重建的面部软组织范围。入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来院复查,对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修复面部软组织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12例重度PFHA患者的面部对称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面部非对称率为;19.48±1.63%、11.39±1.49%;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面部非对称率为:23.40±1.67%、12.01±1.50%。术后6月面部3-D偏差分析结果为:A组患者的3-D偏差Max为12.85±3.78mm、Average为3.14±0.81mm,B组患者的3-D偏差Max为13.71±3.94mm、Average为3.97±0.88mm。A、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面部移植组织平均体积保持率27.36±5.79%,B组患者面部移植组织平均体积保持率76.25±5.26%;A组平均体积保持率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A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多于B组,B组住院次数少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满意度评分结果:患者术后满意度A组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师及第三方术后满意度A组、B组无明显差异(P>0.05)。(5)患者满意度与面部非对称率相关性分析结果:二者呈负性相关,按照ANA-scale评分标准,ANA-scale评分大于7分时(达到患者期望值),术后患者面部的非对称率需小于11.61%。结论:(1)应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重度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的疗效不劣于应用ALT移植术修复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的疗效。(2)利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重度PFHA患者面部软组织术后6个月的平均体积保持率为27.36+5.79%,通过2.63+1.22次手术可达到患者期望值。(3)数字化技术可科学、客观的评价自体脂肪移植术与ALT移植术两种方法治疗PFHA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