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三个方面的特性,既是学校教育优越于其他形式教育的原因所在,也是学校教育产生文化遮蔽的原因所在。本文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三个方面,着重对学校教育文化自身的矛盾性及其可能产生的文化负面效应进行系统的反思。 当前的学校教育理想,虽然希望能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但在理想的表述上以及在实现理想的程序上,却表现出“预设”性,是一种“信念文化”,从而导致学校自主设计的缺失,进而通过限制人的自为性、限制人生成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来限制人的生成。学校教育现实的价值目标过于追求科学文化的价值,反映在学校教育对效率和有序的过于追求上。科学文化重在事实判断,这种以物为尺度的思想影响到学校教育,导致对人的忽视,造成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漠视,对学生思想自由和行为自由的束缚;科学文化推崇理性,忽视人的情感、价值观念;科学文化强调客观性标准,压抑人的个性。因此,学校教育实际上在不自觉地漠视并简化了人的丰富性。 学校教育文化疆界是有限且固定的,这是学校教育文化选择和文化传递的前提基础。在文化选择上,它呈现出单一文化、纯粹文化和承载主流文化的特征,不能充分反映文化的多样性,这使学生在获得了一定文化价值的同时,又放弃了获得其他文化价值的机会,从而失去了其他发展的可能。在文化传递上,则采取图式化运作、伪个性化、操纵消费者心理的方式,形成了学校教育文化工业,以标准、强制文化的姿态迫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使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 学校教育通过文化约束形成净化的环境和简化的环境,从而孕育了含有特质的学校教育文化,即纯粹的文化。学校为了保持其文化的特质,而与社会文化,主要是学校所认为的社会不良的文化相排斥(当然这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也与学生个体的文化,主要是学校所认为的学生个体不良的文化相排斥。学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当学校教育纯粹文化与社会复杂文化产生冲突,而学生又必然生活于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之中时,他们可能形成积极的边际人格,也可能形成消极的边际人格。消极的边际人格主要表现为道德适应与人际适应的困难以及整体社会化的不适。学校教育的文化约束是纯粹文化与强制文化的结合,当学生个体文化与学校教育文化产生冲突,而学生又不得不认同学校教育文化时,他们的社会性存在(文化性存在)与自然性存在、自为性存在相分裂,由此就产生一种分裂的人格,主要表现为思维断裂、情绪压抑和情感隐藏。 对于如何增强学校教育文化的内在张力,本文试图从文化观念、文化方式、文化制度三个层面进行“解蔽,’o 转变观念,质疑“学校教育就是好的”这一单一信念,从辨证的观念出发,讨论由主流文化、标准文化、纯粹文化、单一文化、强制文化转向多元文化、融合文化、整体文化、民主文化的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学生自由选择提供信息化教育方式。现有的学校教育文化方式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对固定的对象传授固定的内容,由此造成学生选择的受限。信息化教育提供信息文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对象传播任何内容,因而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进行文化制度创新,由纯粹、强制的文化转向融合、民主的文化。其核心是学校享有自主,为此要明确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内容,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从外部给予保障。同时,学校自身也必须形成自主的能力。 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是非目的性的,但又是客观必然的。因此,对学校教育的“文化解蔽”终究只是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有限解蔽”。学校教育依然是教育结构中的主干,学校教育应正视自己的应有职能和实有职能,对自身积极地反省并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