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多孔介质内流动与传热的配置点谱方法求解与现象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介质内的流动与传热过程是多孔介质工程应用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探明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传输规律是多孔介质结构设计和优化的基础。饱和多孔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是多孔介质传输过程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基于此问题可以对各种数值方法的精确性进行验证,亦可以对复杂流体及多场耦合现象展开基础性研究。在当前,发展高效、高精度的求解多孔介质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方法,深入研究变化的物性参数以及辐射-对流耦合传热下多孔介质内的流动与传热规律,仍是饱和多孔腔体内自然对流研究领域的热点。
  本论文首先采用Chebyshev配置点谱方法求解了饱和多孔介质方腔内Darcy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将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的数值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近一步构造了一个局部热平衡假设下的精确解,对本数值方法的计算精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79×10-11,最大E2误差为2.14×10-12,证明了本数值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其次,考虑到变物性对多孔介质中对流换热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多孔介质热扩散率随温度呈线性变化时矩形多孔腔体内的动量与能量传递模型,并引入热函数的概念,推导了变热扩散率下的热函数的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配置点谱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结合数值计算结果,绘制了矩形多孔腔体内的热线、流线和等温线图,详细分析了Ra、热扩散系数、形状因子等无量纲参数对多孔矩形腔体内流场、温度场、传热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腔体内的热扩散率大小分布不同时,腔内的流动形态、传热分布显著不同,热扩散率的变化在多孔介质的流动与传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最后,着眼于多孔介质高温应用中辐射在传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局部非热平衡假设下多孔介质辐射参与时方腔内的流动与换热现象。多孔介质固体骨架的辐射能量通过求解腔体的辐射传递方程而获得。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孔介质的辐射特性参数(如Pl、光学厚度、散射反照率和壁面黑度)及其它无量纲参数(Ra、相间传热系数、相间导热系数比)对腔内流场、温度场、壁面努塞尔数以及腔内两相热非平衡程度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首次将Chebyshev配置点谱方法用于多孔介质腔体内的流动与传热求解;自主构建了一个局部热平衡假设下的精确解验证了本数值方法的精确性;
  (2)结合形状因子分析了随温度线性变化的热扩散率下多孔介质矩形腔内的流动与传热现象,构造了变热扩散率时的热函数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3)在耦合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局部非热平衡假设下多孔介质辐射特性参数、Ra数、相间传热系数和相间导热系数比对多孔介质方腔内的流动、传热以及腔内两相热非平衡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植物甾醇(Phytosterols)具有降低人体血浆中总胆固醇水平,减少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因此,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用油,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并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然而,在食用油加工、储藏和烹饪过程中植物甾醇很容易受到氧、光照、金属离子和高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氧化,生成具有生理危害的甾醇氧化物。目前关于植物甾醇氧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脂肪酸
学位
超声波因其设备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提高食品的加工质量和安全性。菊粉是一种膳食纤维,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长链菊粉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本课题利用超声技术改性长链菊粉,以期得到更好的加工品质。本课题主要研究超声处理对长链菊粉物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对长链菊粉颗粒表观特征、亲水亲油特征、流变学特性以及凝胶性质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希望有助于促
学位
酶改性干酪(Enzyme-modified cheese,EMC)是一种运用酶改性技术生产的浓缩干酪风味配料,具有香气强度大,性质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酶的筛选和优化是影响其风味的关键。本研究首先通过解析不同成熟期切达干酪的关键风味物质,并研究其形成机理,选择出影响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特定酶;然后,通过分析几种蛋白酶对酶解产物的苦味(疏水性肽含量)和坚果味(3-甲基丁醛含量)的筛选了蛋白酶的酶解工
干旱是中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居各项灾害之首。我国南方红壤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少雨季节与强蒸发、高温时期叠合,易造成严重的伏旱、秋旱现象。此外,红壤质地粘重,有效水含量低,伏秋季节短历时暴雨多,坡面径流系数大,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坡地干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南方地区连续发生较严重的季节性干旱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了促进该区域旱灾防治和农业生产
随着常规石油的日渐枯竭,稠油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稠油具有密度高、粘度大、难开采等特点,给开采和集输带来挑战。注蒸汽热采作为行之有效的开采方式,当高温高压蒸汽注入油层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硫化氢(H_2S)气体。H_2S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有毒气体,对现场工作人员与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油藏注蒸汽热采过程中生成硫化氢(H_2S)现象,本文以辽河杜84区块稠油为
学位
LNG绕管式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是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低温换热器,具有适用温度范围广、单位换热面积大、传热温差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对于绕管式换热器单侧局部流动和换热研究较为充分,但LNG绕管式换热器管侧和壳侧均存在复杂的相变过程,对有相变的LNG绕管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研究并不完善。论文基于相平衡理论,设计换热器计算程序,使用C语言编制程序对LNG绕管式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
学位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因其结构紧凑、换热高效及耐高温高压等优势,在核工业、化学工艺、燃料加工、电力能、制冷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由于平直通道PCHE和Z型通道PCHE的可制造性和耐久性,本文以平直通道PCHE和Z型通道PCHE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着重对流体热物性对平直通道PCHE内的流动换热的影响规律展开研究,得出高温高压工况下,流体物性应采用变物性
学位
能源消耗量日增,常规轻质原油产量不足,稠油、天然气以及各种新能源预测将成为各国寄予厚望的主要能源。而稠油中含硫有机物的存在,不仅降低油品品质,也对环境造成污染。迫于环境压力,国际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降低稠油的黏度以及重油中的硫含量必要而迫切。本文围绕磷化镍(Ni_2P)催化剂催化四氢噻吩(THT)加氢脱硫(HDS)反应,利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和室内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磷化镍催化剂对四氢噻吩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