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学者刘熙所著的《释名》一直以来在中国学术界褒贬不一,颇受争议。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释名》是一部唯心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的著作,而它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声训大多被指责为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当然学者们也从《释名》摆脱经学附庸,避免牵强附会道德说教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它是第一部真正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名物释源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但是总体上《释名》一直没有得到主流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由客观的描写逐渐转为理论的阐释,人们不再仅局限于了解语言形式到底是什么,更希望了解语言形式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结构。由于研究思路、方法的转变,人们对于《释名》的看法开始有了转变。随着人们对于语言理据学的重新关注,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关系之上,即《释名》的序言中所提到的“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我们在这里把它解释为在给事物命名时研究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人们把这个语音而不是那个语音赋予了该事物。当然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我们所探讨的原因并不是对于结果有不可改变的必然决定因素,而是推动音义结合模式向一定趋势发展的动力。它并不决定或规定什么音必然与某个事物或概念相结合,但它促动一种趋势使得某一类型的音往往与某一类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使得它们在语言符号的创制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形成词语的机率比与其他的音和义结合在一起的机率更高。而促成这种趋势的动力就是语言理据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理据。而要想了解语言的理据,不能只是局限于语言系统内部,还需要了解使用语言的人的心理认知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认知语言学正是建立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基础之上的语言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语言来自于认知,是人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