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梗死的面积与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因此,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以12导联心电图计算的SelvesterQRS记分法可以用来估计心肌梗死面积,在Selvester QRS记分法基础上Wagner简化修正的37项/29分简化QRS记分系统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研究已经证实QRS积分和心肌梗死面积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是应用QRS记分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国内目前未见此类报道。目的:探讨QRS积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90天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成功(TIMI3级)的患者共110例。记录其发病7天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以Wagner简化修正的37项/29分简化QRS记分系统评分。按QRS积分分为QRS积分≤3和QRS积分>3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心肌坏死标记物峰值及90天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的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QRS积分≤3组共28例,平均年龄(54.14±8.43)岁;QRS积分>3组共82例,平均年龄(58.41±11.33)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RS积分≤3组比较,QRS积分>3组患者心率显著增快(78.95±18.09)次/分vs(70±13.61)次/分(P<0.05)、非下壁心肌梗死显著增多(57.30%vs35.70%P<0.05)、ST段抬高总数显著增大(14.96±8.78)mm vs(7.29±2.49)mm(P<0.05)、术后ST下移>50%者显著减少(56.12%vs78.60%P<0.05)、发病到PCI的时间显著延迟(6.49±2.33)小时vs(5.32±2.02)小时(P<0.05)、PCI术前血管自行开通率显著减低(4.90%vs17.91%P<0.05)、心肌酶学峰值显著增高:CK峰值(ULN倍数):(11.48±8.01)vs(6.93±4.19) P<0.05;CKMB峰值(ULN倍数):(75.09±60.21)vs(50.22±46.02) P<0.05;TnI峰值(ULN倍数):(1169.54±1268.83)vs(577.59±509.39) P<0.05。QRS积分≤3组在90天内未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QRS积分>3组在90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的例数为14例,占QRS积分>3组的17.1%,两组比较P值小于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多变量调整后QRS积分仍是对90天内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9,95%CI1.06-1.83,P=0.017)。结论: QRS积分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