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硬化合并AFP升高患者的报道文献较多,但迄今从流行病学、免疫学及治疗学角度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见到。本文旨在对肝硬化合并AFP升高患者的长期随访,动态观察该类患者的AFP、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变化,及时给予预定方案治疗,试图降低该类患者群的肝癌发生率,以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方法:对1997年12月~2002年4月出院的肝硬化伴甲胎蛋白升高的患者进行追踪,分别统计其1~5年死亡率及其死亡相关因素;对2002年4月以后的该类患者进行AFP定量、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份病例随机分为正肝汤组、日达仙(胸腺肽针)组、正肝汤联合日达仙组及一般治疗组。其中:一般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护肝、抗肝纤维化治疗。正肝汤组:在常规护肝、对症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每两周复诊1次,根据症状及舌、脉辨证加减;日达仙组:在常规护肝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日达仙针1.6mg,皮下注射,第一月隔日一次,此后每周两次,AFP降至正常后,改用口服迪赛片(胸腺肽肠溶剂)巩固;联合用药组:常规护肝基础上,加用中药每日一剂和日达仙皮下注射(用法同日达仙组)。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AFP值、细胞免疫功能及影象学检查情况,比较各组治疗效果。 结果: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肝硬化伴高AFP患者的1~3年、3~5年死亡率分别为32.1%(26/81)和53.4%(23/43)。AFP<100ng/ml和AFP>400ng/ml者,死亡率分别为47.6%和60.6%,明显高于AFP100~200ng/ml者,AFP<100ng/ml者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是AFP阳性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组。 2.细胞免疫状态:肝硬化AFP阳性患者与AFP阴性患者相比,其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 3.短期临床疗效: 3.1 临床综合疗效:正肝汤组显效率83.3%;日达仙组为77.7%;联合用药组为100%;一般治疗组(对照组)为27.3%。正肝汤组、日达仙组、联合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 3.2 中医证侯疗效:正肝汤组、联合治疗组对胁痛、腰膝酸软不适症状及胁下积块、朱砂掌、蜘蛛痣体征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日达仙组和一般治疗组。而对纳差、乏力、黄疸,四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3 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正肝汤组、日达仙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肝硬化伴高AFP患者的1~5年死亡率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AFP低浓度(<100ng/ml)长时间阳性和AFP高浓度(>400ng/ml)者,死亡率明显升高。AFP阳性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AFP阴性者。正肝汤、日达仙及联合组均能有效降低AFP水平,其机理可能与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