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临床特征与TIE2基因突变的关系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内镜特点目的:总结3例罕见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内镜特点。方法:临床总结,描述内镜下特点,治疗体会,家系调查、随访观察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预后。 结论: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属散发,为胚胎期血管分化发育障碍所致,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胃肠道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临床上常表现呕血、便血以致引起贫血,及皮肤、胃肠道蓝色橡皮样疱痣,预后良好。临床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皮肤及胃肠道见典型蓝色橡皮样疱痣应高度怀疑此病。 第二章散发性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与TIE2基因突变的关系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RubberBlebNevusSyndrome,BRBNS)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又名Bean综合征。其特点是多器官多发性的静脉畸形,皮肤和胃肠道是较普遍的病变部位,临床特点为皮肤上直径约0.5-1.0cm,蓝黑色,如橡皮柔软的血管瘤,胃肠道粘膜静脉畸形,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该症状出生时即可存在,持续终身。该病极为罕见,发生率仅为1:14,000,多为散发性,但也有少数可表现为常染色性显性遗传。有文献提出该疾病可能与第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有关,但致病机理并不明确,定位并克隆其致病基因有望阐明该疾病的分子基础和发病机制。 从临床特点来看,静脉畸形是BRBNS的主要特征。已有的研究表明家族性静脉畸形与TIE2基因的突变有关。TIE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定位于9p21.2,其主要功能是在胚胎血管发育和多种病理状态时的血管生成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导致病理变化的主要机制有TIE2基因突变使TIE2磷酸化作用增强,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与管周平滑肌细胞数失调,出现静脉畸形。故TIE2基因的突变是否可以导致BRBNS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04年,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合作,收集了三例散发性BRBNS患者,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其第9号染色体TIE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三例散发性BRBNS的TIE2基因检测,其中一例BRBNS病例中发现其TIE2基因的3号外显子79bp处有C591T的杂合性碱基改变,选取50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进行扩增测序,发现有9名正常人存在此种突变,但该突变不引起相应的编码氨基酸的变化,提示C591T的杂合性碱基改变为单核苷酸多态(SNP)。除C591T之外,在三例患者中未发现其他TIE2编码区突变,故我们推论散发性BRBNS可能与TIE2基因突变无关。
其他文献
下面就一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本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的重点是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格式.  一、创新提问 渗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检查学生旧知掌握情况:(1)书写化学方程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该化学方程式的两种读法;(3)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顺利完成之后,教师立即提问(学生
游览完峨眉山,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绿”。  峨眉山的山是“绿”的,是天然的绿,是大自然的绿。放眼望去,一丛丛树木格外醒目,一片片山林苍翠欲滴,一座座山脉翠色欲流。这种美,是一种舒适的美。从山顶俯看峨眉山,简直是一片绿的海洋,而此时,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个绿色的精灵。  峨眉山的水也是“绿”的。走进峨眉山,旁边就有一条小溪流,那条溪流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石头;那条溪流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碧玉;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从启蒙阶段就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求知欲,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记忆、利用与开发图片、趣味实验探究、课外参观调查等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学习兴趣;趣味实验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
背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项全世界的健康问题。HB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感染,在慢性HBV感染的长期病程中,肝脏反复的炎症坏死和再生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