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未来5G通信来说,除了使用传统上的低于6GHz的移动通信授权型无线频谱资源以外,还将有望开发并拓展使用6~100 GHz频段的无线频谱资。本次设计把频段定在6.3-6.8GHz,在对比几种常用收发机架构的优缺点之后选取了零中频收发机结构,并确定了收发前端的设计指标。其中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和下混频器(Mixer).射频发射前端包括驱动放大器(DA)、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RFPGA)和上混频器(Mixer),根据系统指标要求明确了各个子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根据设计需要,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实现单转双功能,在比较几种常用低噪声放大器结构后,本文设计采用单转双噪声抵消技术的LNA,并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正反馈技术和电流复用技术提高增益降低噪声,以及添加了平衡Bufffer电路来改善电路输出差分性能。为了提高下混频器的线性度和降低闪烁噪声,本文选用了无源混频器结构,并根据设计要求,对混频的开关对电路和中频放大器电路以及本振Buffer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混频器为I/Q正交混频器,包括四路开关对电路和两个全差分中频放大器;电路输出信号1dB带宽大于250MHz;输入线性度P1dB大于-5dBm。驱动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实现差分转单端的功能,并且输出功率大于6dBm,本文设计的DA电路分为两级:差分转单端电路级和输出驱动电路级。为了提高线性度和带宽以及减小芯片面积,输出驱动级电路采用推挽反相器结构;差分转单端电路中添加了一个小电感来平衡6.3-6.8GHz频段的相位和幅度。本设计采用2.5V电压供电来实现电路线性度的要求,晶体管选用厚栅氧化层管。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采用全差分Cascode放大器结构,在输入端合理控制偏置电压,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通过控制信号电流在共栅晶体管的流向来改变电路的增益,增益0-10dB可调,增益调节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路输入级的匹配和线性度指标。上混频器采用全差分形式的I/Q正交调制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平衡Gilbert单元混频器,并采用带中间抽头的差分电感作为负载;输入信号偏置电压实现片内可调节;本振端的偏置电压采用动态自适应偏置电路来实现;为了扩展带宽,电感负载上可以并联一个电阻。本文设计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和射频发射前端芯片,完成了版图设计、仿真、流片以及接收前端芯片的测试,芯片采用TSMC 0.13um CMOS工艺流片。射频接收前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6.3-6.8GHz频段内S11<-10dB;增益19-31dB可调;中频输出1.5dB带宽350MHz;输入1dB压缩点大于-20dBm,输入三阶截点(IIP3)大于-10dBm;噪声系数(NF)小于4dB;输出正交性能良好。对于射频发射前端芯片的后仿真结果表明:输出P1dB大于7dBm,OIP3大于20dBm;最大增益26dB,有10dB可调范围;1.5dB带宽大于500MHz。
其他文献
在介绍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流场板结构、流场板工艺和材料、物料管理和封装技术等关键问题。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的流场板对μDMFC性能的影响
为了确定铜母线连续挤压的扩展挤压能力与摩擦条件、坯料直径及腔体模具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坯料在扩展模腔内的变形特点,将坯料扩展变形区划分为两个区域。通过对两个分区
以笔画为基础,使用变分隐式曲面方法,构造形式自由的3D模型。文中描述了建模的具体步骤,并讨论了每一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出了可以进行自由绘制的程序。程序运行结果表
随着朔黄铁路运量逐年大幅度上涨,线路运输能力基本饱和,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结合朔黄铁路实际情况,借鉴大秦铁路的重载运输经验,决定开行万吨列车。机车无线重联系统技
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对李应东教授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核"。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设定为"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和"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其中"城乡共需型公共服
糖尿病足患者因治疗困难、费用高昂、致残率较高极易产生紧张、不安、恐慌等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疾病的治疗效果。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个性化的健康宣教、音乐疗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当中,很多学生都会陷入历史知识理论冗繁的巨大误区,认为其与实际生活相背离,特别是在对古代史的学习中也深受其害,不能准确地进行理解分析,进而失去对历史
一节合格的英语课,必须有师生间充分的口语互动。而师生间的互动经常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过程。教师应该仔细把握好提问和反馈这两个环节,才能促成师生间有效
为满足复杂环境下自主驾驶智能车辆的高可靠性导航要求,对智能车辆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的智能车辆SINS/CP—DGPS/双向光电测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