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制度为核准制,证监会不仅审核发行人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还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查,以作出价值判断,决定其申请是否通过,因此,企业能否上市的决定权仍由政府控制。由于股票发行审核环节较多、流程较长,审核工作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完善,发审委委员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审核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寻租漏洞。与政府建立联系,能够帮助企业取得资源便利的优势。上市资格也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在股票发行审核中,政治关联是否帮助了资质不佳的企业优先获得这一资源?创业板为创新性和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近年来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频出,因此,为了检验创业板IPO资源配置的效率,探究创业板发行审核制度的缺陷,本文以自创业板开市以来,截止2016年12月31日创业板拟IPO公司为样本,手工搜集政治关联数据,实证研究两个关键问题:1)政治关联是否显著增加了创业板拟IPO公司的审核通过率?2)与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相比,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上市后业绩是否显著更差?我国既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也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很多企业管理者曾经或正在政府任职,这表现为直接的政治关联,除此之外,政治资源也表现为间接的、隐性的政治关联,例如积极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与政府官员建立同学、同乡、甚至朋友的联系,在中国社会,对这种隐性政治资源进行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因此,本文除了考虑学术界常见的度量企业政治关联的变量,还构造出衡量我国地市政治资源的地区政治资源指数(Political Resources Index,PSI)。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拟上市企业中,用企业管理者政治背景度量的企业直接的政治关联,和用企业所在地市的PSI指数度量的企业间接的政治关联,都能够显著提高IPO成功率。进一步发现,公司上市后业绩及其变化与政治关联(直接和间接)及其强度显著负相关,说明创业板IPO资源配置不合理,创业板发行审核制度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