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骨活素表达意义的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及骺板软骨病理形态计量学与OA蛋白及其mRNA表达,初步探讨OA在氟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组内雌雄各半。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含氟F﹣<0.5 mg/L),低氟组、高氟组分别饮用加氟5mg/L、50 mg/L的自来水。实验6个月后股动脉放血处死,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大鼠尿氟、骨氟含量。取大鼠股骨下段,HE切片观察骨、骺板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骨皮质厚度、骺板软骨厚度、增殖层、肥大层软骨细胞层数、骨小梁宽度等骨、骺板软骨形态学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骨组织和骺板软骨OA蛋白表达水平,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OA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OA在对照组与相应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及骺板软骨病理形态改变中的表达。  结果:(1)实验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且髙氟组重于低氟组;染氟组大鼠尿氟、骨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氟中毒组大鼠股骨出现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宽度增加,骨髓腔间隙缩小,等骨质硬化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染氟浓度增加,以上病变也加重。(3)高氟组大鼠骺板软骨厚度较对照组及低氟组增厚明显(P<0.05),低氟组大鼠骺板软骨厚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组大鼠骺板软骨增生层软骨细胞层数较对照组、低氟组增多明显(P<0.05),低氟组大鼠骺板软骨增生层软骨细胞层数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高氟组大鼠骺板软骨肥大层软骨细胞层数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低氟组大鼠骺板软骨肥大层软骨细胞层数与高氟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大鼠骨组织OA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高氟组骨组织OA蛋白及mRNA表达相当(P>0.05)。高氟组与低氟组相比骨组织OA蛋白及mRNA表达增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大鼠骺板软骨OA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高氟组骺板软骨OA蛋白及mRNA表达相当(P>0.05)。高氟组与低氟组相比骺板软骨OA蛋白及mRNA表达增高(P<0.05)。  结论:过量的氟促进染氟大鼠骨质硬化,骨质硬化程度随体内氟蓄积增加而增加;氟骨症在高氟条件下进行性发展。过量氟促进骺板软骨细胞分化、成熟、钙化,一定剂量的氟蓄积其毒性作用影响机体软骨内成骨,伴随过量氟增加又可进一步刺激软骨内成骨。过量的氟影响染氟大鼠成骨细胞、骺板软骨肥大层软骨细胞表达OA,提示OA参与氟骨症的代谢。
其他文献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一项受多条信号通路共同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在许多疾病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目的:  以贵阳及其周边地区猫、猪和狗等动物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分离弓形虫虫株,鉴定该地理区域内弓形虫的基因型,为贵州省弓形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行为学及海马CA3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MT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随机将60只健康小
目的:通过研究新疆地区 HIV感染的长期非进展患者、典型进展患者、AIDS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Th1、Th2、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TGF-β1、IL-4、IL-10和IL-17A的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面向和社会功能上的重要补充,具有应用性、大众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