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黄消口服液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及药效学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不仅可导致奶产量和质量下降,而且使治疗费用,淘汰率和死亡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乳黄消口服液是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奶牛疾病创新团队研制的专治热毒壅盛型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为了对该制剂的临床疗效及药效学进行研究,本研究开展了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外抗菌活性、消肿止痛和靶动物试验等进行研究。1.通过半数致死量、最大耐受量等试验表明乳黄消口服液半数致死量剂量下为实际无毒,且小鼠最大耐受量是奶牛临床使用的75倍。2.通过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乳黄消口服液连续给药30 d后,对各组SD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中、低剂量组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乳黄消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对SD大鼠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等均无不良影响。3.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外抗菌活性、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和棉球肉芽肿试验等表明乳黄消口服液对急性炎症、慢性炎症,中枢性疼痛和外周性疼痛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4.通过靶动物安全性试验表明乳黄消口服液1倍、3倍和5倍推荐剂量组对受试奶牛的健康状况和血液学生理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5倍推荐剂量下第3 d、第5 d对健康奶牛的肝肾功能有损伤,说明乳黄消口服液至少以三倍推荐剂量对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5.通过乳黄消口服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表明,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70%、90%和60%,对照药物治愈率为50%;各组奶牛治疗前血液生理生化指与治疗后差异不显著(P>0.05);治愈后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呈下降趋势,但3-5天未能下降到20万/mL左右,治愈后第30 d乳黄消口服液各剂量组所有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降到20万/mL,与健康组泌乳牛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位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使用心理及康复护
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医院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236例.对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并统计分析患者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茜草科)鸡矢藤属二新种,即峨眉鸡矢藤与长冠鸡矢藤。
我国是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和谐社会目标下,知礼、懂礼、守礼已经成为每个中职学生应有的基 本素养.目前中职学生中,不良行为习惯、利益素养不高等问题普遍
花期短且过于集中局限了芍药切花周年生产的可能。文章通过对芍药在花期调控方面的一些促成栽培措施的概括总结,旨在为今后的芍药切花周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使得芍药切花
本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通过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后形成苯基硫酸盐(PTC)-氨基酸。以流动相A液及B液洗脱,B液梯度洗脱0~49%,UV检测波长254nm,色谱柱温(38±1)℃。该法不仅可用于
用水培法研究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与希尔反应活性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静态数据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
作为中国文明“ 基因” 或“ 原型”,“ 周公型模” 是中国迈进文明门槛之时, 由政治家周公姬旦奠基建模, 以中华辽阔的“ 大体量” 疆域为背景, 从国家治理、 政治、 文化
对湖北省肉牛生产的现状和肉牛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速湖北省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推行肉牛品种改良,生产技术综合配套,促进肉牛生产向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