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训是长辈教诫子孙后代如何为人处世的训诫,其内容也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睦亲齐家、修身养性、读书学习、为人处世、为官从政、治生理财、婚丧嫁娶等内容。在中国传统家训文献中,关于家庭伦理道德的论述占有很大篇幅,但是,经济活动是家庭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家庭中的经济问题对家庭的和谐稳定尤其重要,这也是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家训作者在对子孙进行教诲时,如何治家理财就成为家训中的重要内容。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明清家训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内容更贴近生活,也出现了许多新观念,其中有很多家训都涉及经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某些特征,显现出某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明清家训中的经济观念。第一部分论述了明清家训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明清家训在中国家训史上的地位以及明清家训的特点。明清家训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时期,鸦片战争之前的时期是中国传统家训发展的繁荣时期,之后的时期是一个总体衰落、局部发展时期。同时,明清时期的家训与以前的家训相比,出现了很多变化,诸如女训和家法族规大量涌现,择业观念的多样化与商贾家训的发展,重视个人情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家族例会制度的创建等。第二部分探讨明清家训中的家庭经济体系。从明清的家训文献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家庭经济体系,虽然每个家庭有所区别,但其大体框架和主导宗旨却是一致的,包括家长的选任及其职责与权限,家中其它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家中婢仆的选择以及主家如何对待婢仆等。第三部分探讨明清家训的土地和地租观念。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逐渐成为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租佃契约关系成为主要的剥削形式,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渐趋弱化。这些特点在明清家训中都有所反映。本文所探讨的明清家训中的土地和地租观念主要围绕着土地产权观、土地买卖、土地的管理和经营以及赋税、地租等问题来论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明清家训中的家庭消费观念。家训中的家庭消费观是古人在长期的家庭生活实践中总结并概括出来的关于消费生活、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认识和感悟。明清时期,节俭和量入为出是家庭消费的两个基本原则,而储备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明清家训还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将借贷看作是维系家庭基本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必要手段。第五部分探讨明清家训的择业观。家中子弟有无职业以及如何择业,关系到自身和家人的生计问题,这是明清家训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明清家训作者在教子如何择业的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观念:一种是以耕、读为正途的传统观念,另外一种则摈弃了这种观念,在职业的选择上主张士、农、工、商诸业均可。第六部分探讨明清家训中的财产观。同居共财与分居析产是中国古代社会两种不同的家庭组织形式,基实质是如何对待家庭财产的问题。在明清的社会中,共财同居和析产分居两种家庭形式的并存,反映在家训中,便是两种不同的财产观念的冲突。总之,探讨明清家训中的经济观念,不仅可以拓展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和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领域,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家训文化的特点,并从一个侧面了解明清时期的家庭经济活动,增进我们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