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和越来越多致癌行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吸烟行为,全球癌症负担继续大幅度增加。根据全球癌症2008预测,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1270万人,死亡760万,其中56%的新发病例和64%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是发达国家的首位死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位死因。全国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男性317.97/10万,女性253.09/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46.87/10万,城市地区为303.39/10万,农村地区为249.98/10万,城市与农村相比,粗发病率无论男女城市均比农村高。2007-2009年广州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3.84/10万,男性297.98/10万,女性248.78/10万,高于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2007年的265.93/10万,相比较一线城市而言,较北京的255.31/10万高,而低于上海的363.53/10万。在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高的地区,女性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占总癌症负担的50%,而中等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食管癌、胃癌、肝癌也较常见,与前四种癌症共占总癌症负担的62%,在低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宫颈癌比乳腺癌和肝癌更为常见。我国肿瘤登记表明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男性发病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肿瘤的84.14%,女性发病前五位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肿瘤的77.57%。2009年恶性肿瘤男女合计和男性死亡前五位均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本研究拟探讨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以及分析影响广州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为今后广州市肿瘤科学防治提供初步线索。对象和方法本次研究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一整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覆盖全市户籍人口7980051人,其中男性4051193人,女性3928858人,人口资料由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提供。发病数据来源于广州市恶性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死亡病例资料来源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广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提供的死因资料,包括十一个区(县级市);第二部分来自全国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死因资料;第三部分为“广州市恶性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肿瘤死亡资料。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整理方法依据为广州市肿瘤登记处统一制定的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癌种发病构成本、死亡构成比、标准化发病率、标准化死亡率,描述广州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对广州市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分析恶性肿瘤在广州市十二区(县级市)的发病分布情况;根据广州市2000-2010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使用Joinpoint统计模型,评估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趋势;并对2010年广州市主要恶性肿瘤中国标化死亡率进行因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恶性肿瘤男女合计发病率为252.18/10万,其中男性272.04/10万,女性231.07/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146.11/10万,男性161.43/10万,女性132.80/10万,截缩率为327.71/10万,男性334.84/10万,女性321.71/10万。2.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0-34岁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处于最高水平,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有所下降。3.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是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和鼻咽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4.50%;男性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和胃癌,;女性发病第一位为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和甲状腺癌。4.城区男女合计、男性、女性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地区P<0.05。城区发病前10位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甲状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和宮颈癌,农村地区发病前10位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淋巴瘤、甲状腺癌和白血病。5.所有部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别分布特点为1-9岁为低发期,10-44岁为上升期,45-74岁为快速上升期,75岁以后发病开始下降。男性14岁以前低发,15-49岁上升期,50-74岁高发期,75岁以后有所下降;女性5-44岁发病率上升最快,45岁以后上升速度减缓。总体来看,男女性高发期不同,曲线转折点不同,二者发病趋势并不一致。6.发病率聚类分析结果将十二区(县级市)分为三类:第一类: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萝岗区,发病率较低,第二大类:白云区、黄埔区、越秀区和天河区先聚为一类,发病率处于广州市中等水平,荔湾区、海珠区聚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然后这两类再聚为一类;第三类:南沙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区。7.恶性肿瘤总死亡率为144.13/10万,男性180.59/10万,女性106.5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75.83/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101.13/10万,男性100.36/10万,女性52.87/10万,截缩率为149.31/10万,男性195.66/10万,女性102.82/10万。8.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4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年龄组以后快速升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除低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9.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部位恶性肿瘤死亡的80.02%。男性死亡前五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女性死亡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和胃癌。10.城区男女合计、男性、女性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P<0.05。城区死亡前5位如下,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鼻咽癌,农村地区死亡前5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11.2000-2010广州市所有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男女性变化区段相同,分为3个区段,2000-2005年发病率快速上升,2005-2008年缓慢上升,2008-2010年快速下降。所有部位死亡率变化区段男女性相同,2000-2008年死亡率缓慢上升,2008-2010年快速上升。12.18种恶性肿瘤男女合计中国标化死亡率进行因子分析,有4个主因子选入分析,累计贡献率为89.708%。结论1.2010年广州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粗死亡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2..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城区均高于农村地区。3.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9岁为低发期,10-44岁为上升期,45-74岁为快速上升期,75岁以后发病开始下降。男女性高发期不同,二者发病趋势并不一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升高,在45岁前处于低水平,45岁以后快速上升,男性高于女性。4.2000-2005年发病率快速上升,2005-2008缓慢升高,2008-2010年呈下降趋势,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男性发病率增长5.9%,女性增长17.6%。5.广州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与全国分布不同,乳腺癌和鼻咽癌成为广州市高发和高死亡的癌种,而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