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优秀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有着猛烈的吸引性以及独创性,直至今天依然对我们学习书法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从历史上看,王铎由明入清,致使他沦为政治上的“贰臣”。“贰臣”这两个字是一块烙在心房最深处的烙印,沉重而又凶横,压得王铎喘不过气来,这种郁结不散的磅礴气息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得以宣泄。王铎人生的这种悲剧性铸就了他在书法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崇高之美,特别表现在他的“拓而为大”和“不规则摹拟”这两种创作型临帖方法。为他解决书法艺术研究中的“入帖”和“出帖”这一对立的关系群体:书法的继承与创新。王铎作品中“涨墨”法的突破性运用,致使其行草书以势取胜,“重势尚意”、“化简为繁”。由此为世人所瞩目,为我们书法艺术学习注入了古人的血液。王铎成功的从临摹古人之“他神”转换到“我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虽然后世凭借“以人品论书品”的评价标准,对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王铎的书法艺术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眼帘,被后人客观的对待,并被赋予了应有的历史地位。王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中对傅山的影响最大,甚至远波日本,影响了日本一代书风。王铎的成功无疑来自于其深厚的临古功底。近年来,王铎书法一度受到世人的关注,对其崇古观念也颇有研究,但是对其临古深入研究者甚少,由此,研究王铎的临古之作就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翻阅相关史书和文献资料,分析王铎的时代风尚,梳理王铎的成长之路,不难发现,王铎在成长的路上大多是本着崇古的调子,指挥着自己的书法实践活动,并且在崇尚古人的过程中以临帖活动占大多数。本文力求还原王铎临古之作时的情形,努力找到他是如何将行草书推陈出新的,以便人们能够更好的审视王铎临古活动的意义,从而重新认识王铎,从中得到书法艺术学习创作的启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书法艺术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