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途径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人类在传播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媒体之后,第四媒体——互联网横空出世,网络传播这种新兴的交互式交流、即时传播的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传播面貌。它对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以其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使得我们传统的信息相对封闭的德育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从原来的信息被动接受者成为了在网络世界中自主的信息“冲浪儿”,但我们的德育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由此,产生了许多道德失范现象,一直以来,德育工作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或教师中心论,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容器,在方法上一味的灌输,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等僵化的德育模式,面对网络传播环境下诸如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网络道德的失范等困境时,集体灌输的德育理念、照本宣科的德育教学方式、陈旧的德育内容等使得我们的高校德育收效甚微。“灌输式”德育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暴露出了种种弊端。网络传播的强时效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等特点,能有效改善传统德育的缺陷,契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路径,按成文内在逻辑,研究内容如下:1.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2.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德育现状分析。现实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3.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与特征。阐释了主体性德育的概念及内涵、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及意义,透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特征。4.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实施路径。从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内容、形式选择、网络建设和考核评价构建了德育实施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进程的加快,桥梁在日益繁忙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新颖的桥型、大跨度宽桥以及特宽桥相继出现,各种桥梁截面形式纷纷
丹麦之所以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和高效的农民教育。本文首先介绍了丹麦农业发展模式与农民教育,随后分析总结了丹麦农民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形势下,加强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比较重要,这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实施,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就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重
论文在对中石化普光气田开发项目钻井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普光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的特征和污染现状,研究了普光气田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的优势和缺点,并
现有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显示,体育课准备活动主要目标是为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作一个铺垫,让学生有一个生理和心理准备,同时能获取体育教师传授正式内容的预备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益重要。为实现高速公路的经常性、及时性和超前性养护,规范养护管理工作,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心需要利用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