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一氧化氮合成酶1受体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可编码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受体蛋白,NOSs同构体(NOS-I,由NOS1编码)能产生一种气体递质——一氧化氮(NO)。已有多项研究证实NO在NOS1AP的部分结构区域的介导作用下,可与nNOS产生特异性精确反应进而发挥作用,从而参与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症、脑缺血、中风和焦虑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及维持记忆学习等正常的生理功能。而NO在精神障碍中作用的证据已表明人类NOS1基因也是生物研究的标志性分子。而NOS1AP与nNOS的相互作用,可被N-甲基-D-天冬氨酸盐复合物——NMDA受体驱动的nNOS的抑制功能影响,在神经元功能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NMDA受体功能的失调,可引起许多障碍。而有研究证实,神经元树突棘突的发育异常和广泛的皮质突触连接的缺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初始发病机制,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神经病理学特征。NOS1AP的过度表达或缺失突变及NOS-I/NOS1AP相互作用均可以影响树突和棘突的形态学的正常生长和突触的功能,从而导致多巴胺传递的异常,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并有大量研究表明NOS1AP是精神分裂症易感的候选基因。对于NOS1AP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也已经有多个地区人群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分析了NOS1AP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均证实了两者相关,但对于中国人群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的实验方法确定中国汉族人群中四个NOS1AP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58232A/G,rs4531275C/T,rs4657178C/T和rs6704393C/T)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因研究增加新的证据。2.α-突触核蛋白基因(SNCA)主要编码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α-Syn是突触前蛋白家族的一员,是一个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表达的突触核蛋白。因为在既往研究中,在帕金森疾病、路易体痴呆、多发性萎缩的主要病理组织成分中发现并确定了SNCA基因和它的产物α-Syn,所以认为SNCA基因和它的产物α-Syn可能在上述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一些动物研究证实,神经元突触核蛋白有涉及神经元功能的重要作用,能够调整多巴胺的动态平衡等,这些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有关。基因学方面,SNCA有影响神经疾病生存度的作用,SNCA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SNCA的表达,也与帕金森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关。通过对相应疾病的研究发现,SNCA突变可以影响神经纤维的形成、影响神经纤维动力学和形态学的改变,并影响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对于SNCA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之前也做了包括中国人群在内的不同人群的相关性研究,证实了于SNCA SNPs与帕金森疾病的相关。而α-Syn本身在精神疾病及精神分裂症上的具体作用还不知道,只是已有研究表明SNCA的突变变异可能涉及人类包括成瘾和进攻行为等发展的风险,并有研究证明了与酒精依赖等成瘾行为有关的候选基因中包括SNCA,在酒精依赖病人中他们发现了携带SNCA基因的变异性,SNCA基因表达的明显增加,与酒精依赖的程度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被SNCA基因编码的α-Syn能调整多巴胺功能,而多巴胺恰好是酒精成瘾中一个重要的神经递质。SNCA在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疾病的发病机制上可能有重叠的作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主要与多巴胺源性的失调有关,源于多危险因素和基因学的变异的DA的早期改变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的特征。而因为对SNCA的大量研究,及它对神经元形态结构和功能及多巴胺通路的影响,推测SNCA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但是国内外对此尚无任何研究和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对中国汉族人群进行SNC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3822086C/T,rs11931074G/T,rs356219A/G)的检测,以明确SNC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由来自辽宁省内医院的没有亲缘关系的并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组成,共350人(男性218人;女性132人)。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由没有精神疾病和严重的生理疾病的522名健康个体组成(男性249人;女性273人),与精神分裂症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的相同区域内。本研究第二部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由36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组成,包括男性229名和131名女性;健康对照组由518名健康对象组成,包括252名男性和266名女性。2.实验方法:本研究利用DNA提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的实验方法来进行基因型的确定。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X~2检验(或Fisher’s精确值检验),并计算Odds比值(ORs);采用Haploview 4.2版本测定连锁不平衡和单倍体型分析。所有的数据均使用频率、百分比(%)或平均数(mean±SD)表示。若双尾P<0.05表示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结果一:1.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rs1858232A/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6.256,4.145;P=0.044,0.045);rs4531275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rs4657178C/T的基因型频率和隐性模型(TT/TC+CC)差异有显著性(χ2=19.782、16.356;P均小于0.01);rs6704393C/T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χ2=12.683;P=0.002)。2.在性别特异性分析中,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rs1858232A/G、rs4531275C/T在男性和女性亚组人群中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rs4657178C/T的基因型频率和隐性模型(TT/TC+CC)在男性亚组人群中差异显著(χ2=9.356,7.987;P=0.009,0.006),在女性亚组人群中((χ2=9.585,7.159;P=0.008,0.011)差异显著。rs6704393C/T的基因型频率在男性亚组人群中有显著差异(χ2=8.800,P=0.012)。3.在单体型分析中,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只有TCT单体型的频率差异显著(χ2=5.215,p=0.022)。结果二: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三个SNPs(rs3822086C/T,rs11931074G/T,rs356219A/G),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性别特异性分析中,在男性和女性亚组人群中,也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2、通过连锁不平衡检测发现,不管是在总体人群中还是男性和女性亚组人群中,在rs3822086C/T,rs11931074G/T和rs356219A/G之间都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在进一步的单体型分析中发现:在总体人群中单体型ATT和单体型GTT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052,p=0.0139;χ~2=4.508,p=0.0337)。在进一步性别分析中,在女性亚组人群中,单体型ATT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19,p=0.04)。在男性亚组人群中,各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rs1858232A/G的G等位基因、rs4657178C/T的C等位基因和TCT(rs4531275C/T,rs4657178C/T和rs6704393C/T)单体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2.rs6704393C/T的CC基因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性因子。3.NOS1AP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具有相关性,并具有性别特异性4.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NC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没有关联;5.单体型ATT(rs3822086C/T,rs11931074G/T,rs356219A/G)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