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85以后中国当代小说的非历史化品格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娱乐、通俗文化蓬勃兴起,文学艺术原来赖以存在的广博的意识形态根基也开始弱化,世界上各种新鲜的文学观念和大量文学作品的涌入也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那种在权威话语支配下建构宏大历史和阐释现实生活的“历史化”创作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1985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家透过历史断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我们开户了历史化叙事之外的一种崭新的向度——“非历史化”的写作立场,建构起了一种新的“非历史化”的品格。 “非历史化”品格的建构与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是在经过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女性私人化小说、新历史小说等众多小说作家的努力之后成长起来的。“寻根小说”作家把目光投注在民族的、地域的“非规范化”上,摆脱强大的政治话语的控制,自觉地从官方文化背后挖掘民族文化根柢,有意逃离宏大的历史叙事,这不仅使“非历史化”品格得以萌芽,而且也使这种品格的茁壮成长成为可能;“先锋小说”作家们则以明显不同于前代作家的风格进行创作,在特别注重小说表现形式的同时,偏向于语言本体的表意策略,使小说的叙事方法变得多样化,推动了文学向其本体的审美还原,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等形式层面上为文学的多元化表达探索出了新的途径,特别是他们直面生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焦灼和痛苦,开始寻求心灵深处的价值重构,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新写实小说”则通过对生存意识的肯定,洗去了过去附着在文学之上的各种政治、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观念,使文学由载道工具回到文学自身,在“非历史化”的主题选择上做了深入开掘,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思想内涵;“新生代小说”作家的兴趣在于把历史与现实作为一种常态的个体生命状态来加以体认与描写,以对表现对象细节化、写实化和片断化的敏锐把握,消解了传统文本先验性价值判断的观照方式和宏伟叙事的风格,在反“历史化”的同时,给了历史自己展开演进的自由,使历史以“非历史化”的方式得以呈现,“非历史化”写作从此由单纯的叛逆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女性的“私人化”写作对“非历史化”品格的建构和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这种“私人化”的写作不仅背离了滞重的社会使命文学,还对时代的昂扬精神实现了消解,在美女作家对躯体的摩挲中,宏大历史叙事的原有架构轰然倒塌。应该说,在“非历史化”品格的建构和发展中,“新历史小说”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新历史小说”作家不仅将小说当成一种可以随意颠覆和拆解的游戏,或演化成一种个人意识的载体,而且在小说中引入了“民间”理论,形成了文学对历史的重构,深化了“非历史化”品格的审美内涵,使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在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中逐渐摆脱那些纯粹的文木实验,实现了对人文精神和当下生活的回归。 总的来说,“非历史化”品格是一种“自我、个人或民间自在”的声川舌状态或审美趣味,是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它成功摆脱了“历史化”创作观念的众多束缚,打破了中国文学建国后几十年来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和形式单一的沉闷格局,彻底瓦解了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宏伟话语与历史叙事,为当代知识分子自我价值的确认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非历史化”品格作为一种自由自在的现实文化空间,它所体现出来的丰富的价值内涵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关键词:论文分类号:当代小说非历史化品格206.7
其他文献
绚烂多姿的铜镜文化,是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代铜镜作为汉代文明信息的载体,成为我们了解汉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汉代人沟通的桥梁.汉镜铭文中氤
从业问题是涉及社会人生的大问题。本文选取美学的角度切入这一问题,针对从业状态中的异化现象,提出从业状态审美化假说,阐释了这一假说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分析了
文章第一部分从哈代思想的一个方面乡土意识入手分析其情感悖论.哈代生于乡村且一生从未长期远离故土,与故土产生了"根源式"的联系,这种联系被积淀下来构成了哈代乡土情感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众文化成为当今中国最为耀眼的文化景观.而大众文化研究因此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显学".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当然不能脱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确立英雄的标准,具体从“英雄”的字面意义、传统的英雄价值观以及英雄的美学特征三个角度来论述,得出英雄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要有杰出的才能;能够在巨大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