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心绞痛人群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的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探讨心绞痛人群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并进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心绞痛入院的989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非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时所有患者在造影前或者造影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我们定义颈动脉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的标准分别为0-50%、50-70%、和>70%。[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853例(86.2%)患者存在冠心病,其中191例(19.3%)为1支血管病变,246例(24.9%)为2支血管病变,416例(42.1%)为3支血管病变;137例(13.9%)患者存在左主干受累。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结果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54.5%、13%、4.7%、0.8%。在0支、1支、2支及3支冠脉病变患者中明显颈动脉狭窄(>50%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10.3%、13.9%、19.9%和22.8%。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现弱的正相关(r=0.194,P<0.001)。颈动脉严重狭窄(>70%)及完全闭塞的预测因素为增长的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病史及3支冠脉病变。[结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心绞痛人群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并不低,并且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现弱的正相关。在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存在颈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中进行颈动脉狭窄的筛查是有必要的。第二部分:颈动脉内膜剥脱及支架术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及支架术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38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颈动脉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和颈动脉支架术(CAS)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EA组31例,CAS组7例,CEA组平均手术时间294.68±48.18 min,出血 770.97±344.67mL,CAS 组平均手术时间 260.71±44.94min,出血 628.57±236.04 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内CEA组出现小卒中3例、TIA4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2例、3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无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CAS组出现TIA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及支架术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第三部分:同期和分期颈动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目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最佳处理方式现在仍存在争议,我们对同期和分期颈动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了系统评价。[方法]检索2005到2015年发表的关于评价同期和分期颈动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的文章,用MONORS量表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文章中患者的基线资料、危险因素、术后30天结果及抗血小板策略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其中分期组873例患者,同期组459例患者。总的死亡/中风/心梗发生率在分期组为8.5%(95%CI:7.6-9.4%),在同期组为4.8%(95%CI:3.8-5.8%)。[结论]同期和分期颈动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都安全有效。同期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相对固定,所以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同期手术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还需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