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壮药龙钻通痹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滑膜及软骨组织中细胞因子MEK1/2、ERK1/2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探讨壮药龙钻通痹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MEK1/2、ERK1/2作用机制,为壮药龙钻通痹颗粒的临床应用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96只,随机选取24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其余72只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生物因子的复合造模方法复制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RA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组、壮药组,每组24只。设定每只大鼠单日总灌胃量为1ml/100g。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西药组予每周1次灌服甲氨蝶呤药液0.9mg/kg,余下六天予生理盐水灌服;壮药组每日予壮药龙钻通痹颗粒溶液0.27g/kg,分2次灌服。以给药后第7、14、21d以及停药1周(即第28d)取标本,根据取材时间将每组24只分为7d、14d、21d、28d四个亚组,整个实验大鼠共分为16组。取大鼠踝关节及以下骨组织进行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采集大鼠全血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EK1/2、ERK1/2蛋白含量,采集滑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MEK1/2、ERK1/2的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HE染色结果:通过对给药后第21天的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的观察,正常组大鼠踝关节滑膜光滑,未见增生,软骨细胞分布规律,层次清晰,关节周围结缔组织未见炎症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滑膜表面欠光滑,可见明显增生,关节腔变窄,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分布。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壮药组给药后均可见炎性浸润减少,软骨细胞分布较均匀,排列整齐,淋巴细胞减少炎性渗出不明显,滑膜层次减少,表面较光滑。2.ELISA法结果: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壮药组在各时间段的血清中MEK1/2、ERK1/2、p-ERK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滑膜组织MEK1/2、ERK1/2、p-ERK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壮药组和西药组滑膜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壮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时荧光PCR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EK1/2、ERK1/2m RNA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药组与西药组MEK1/2、ERK1/2 m RNA表达接近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药组与西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龙钻通痹颗粒可能通过下调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各关节组织中MEK1/2、ERK1/2的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减轻滑膜病变,延缓软骨和骨破坏过程,达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