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研究主题在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电缆市场的竞争中,有跨国公司、合资公司和民营公司,本文对它们在竞争策略和市场营销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特别对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策略和组织机构方面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作了重点分析。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对行业中的基站电缆制造商,如何在竞争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和持续发展方面有所研究。论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首先对国内基站电缆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以及产品的背景资料进行了介绍。运用波特模型,进行行业五种力量的分析,由此可得出行业的特征和整个行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以此为背景,对行业中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公司所采用的竞争策略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竞争中,利用差异化战略,在突出整体优势和品牌,保持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方面作了分析。特别分析了跨国公司为了其战略的实施,在组织结构上的设置上与国内公司的差异性。但分析的结论是根本的差别不是结构形式,而是权利在公司中的分权和集权的多权制衡结构。其多权制衡的组织结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进而应用4P这个工具,对其营销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的公司在应用4P时,由于方法不同而在市场中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揭示,为取得竞争优势,不同的公司应采用适应市场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试图在国内基站电缆市场中,如何取得竞争的优势和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建议。主要贡献本人从事电缆业的制造和销售已有近20年的经历,亲眼目睹了我国电缆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重点对两家公司,即国际品牌的代表和国内品牌的代表,在公司战略和营销战略上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在集成市场取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是加强与集成商的沟通,得到集成商总部的支持。在竞争中,不同的公司应<WP=6>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环境,制定出突出自己竞争优势的公司战略。实行产品多元化,满足直接采购市场的需要,同时解决系统成本领先的问题。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解决组织结构中的多权制衡问题。最后,利用原材料的年度采购协议和买入期货铜的方法,在产品的成本的控制方面作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