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事件的仪式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hu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媒介事件”这一专业术语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带来“虚拟的真实感”,还有一种“参与的仪式感”。而媒介事件被策划、传播以及收看的过程成为“媒介仪式”的前提和主体。换言之,媒介仪式其实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鉴于其“盛大性、神圣性、庆典性和融合性”,媒介仪式日渐成为大众媒介吸引受众的重要筹码。论及媒介仪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无疑是最典型的个案。凭借一幕幕宏大的画面和解说词的煽情演绎,这些媒介事件为人们带来一种情感上的融入和心理上的寄托。不仅如此,这一集体性的体验同时也让人们进入到一个神圣的仪式过程,于是,社会整合和文化认同也由此实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事件呈现出明显的仪式化特征,而其浓郁的商业化色彩和意识形态力量也开始展露无遗。适因于此,对之进行研究与反思已刻不容缓。围绕“仪式”概念,文化人类学的“神话—仪式”、“仪式—心理”和“结构—功能”等诸多学派对其进行了阐释。而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传递观”和“仪式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且存在递进关系。进而视之,媒介仪式一方面包涵媒体传播的仪式性内容,另一方面其传播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仪式。从形式上看,媒介仪式十分讲究“奇观化”及其相伴而来的视觉快感,因为这种快感有助于仪式功能的实现。不过,“媒介奇观”的产生还有赖于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它的存在也向人们宣告了视觉时代的来临。就本质而言,媒介奇观不只是各种形象的集合,其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层次的传播意涵。一方面,它成为现代人维系情感、获得认同的纽带;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而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历史和文化也各具特色,因此,成功的媒介仪式不可以局限于本土抑或民族,它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宣扬普适性的意识形态。诚然,媒介仪式有其传播优势,但也无可避免存在局限,如文化语境的冲突、商业利益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消解,等等。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更多地强调仪式的传承和创新,而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开辟的“亲民、节俭、环保”之路既符合世界潮流,也体现了官方执政理念,同时它还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谓“多赢”之举。
其他文献
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相关巴金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巴金思想信仰的研究几乎要使他成为了一个思想家。离开文学来谈巴金的思想难免会成为一种虚妄。
本文以“后金融危机”为背景,对现有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比照,结合中国的实际,归纳梳理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同时,运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上海轿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构
自弗雷格1892年提出预设这一概念以来,预设研究已成为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语言学领域,语用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预设现象,由于其自身特点经常被广告策划者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引发了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的死因以及死亡危险因素的研究,来提高临床对尿毒症患者死亡相关风险的认识,以便采取及时应对措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
自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诞生以来,微博客网站便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全新的互联网传播范式带来了一次传播的革命。2009年末,我国第一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微博业务,迅速
外国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力,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树立全球意识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研究中学语文外国文学教学问题的论文越来越多,但系统地
在教材多样化的今天,对单本教材的研究必要而有意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高校学者和一线教师合作编写的范例,其使用范围广泛。对其进行整体的探讨有助于教师更方便地选
发生在《跳蚤》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智斗”呈现出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而作为这场“智斗”的见证者——“跳蚤”——则体现和强化了诗人“活在当下”的时代情绪。倘若把诗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阅读教学为先导。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