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坞是供修造船舶用的水工建筑物。船坞分为干船坞和浮船坞两种。其中干船坞是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其周围地下水位和江水位都较高,船坞的地下结构都受到地下水较大的作用力。虽然我们可以利用排水减压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消除地下水对船坞地下结构的作用力,但是由于排水减压将地下水位降低后,会产生较大的水位差形成较大的水力坡降,从而导致渗流的不稳定和管涌、流土的发生。为了保证渗流稳定,防止管涌和流土的发生,对船坞的渗流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干船坞渗流问题通常采用实验和有限元亦或是二者结合的方式给出,但是常常由于实验繁杂或是计算量过大而导致不能很快的给出具有高可靠性的渗流分析结果。渗流分析结果包括了渗流水头分布、渗流速度分布和通过坞底的渗流量,在实际工程中,考虑更多是通过干船坞底部的渗流量。坞底渗流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建造排水设施的方案,如果渗流量过大,则方案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成本将会很高,所以我们要将通过船坞渗流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工程又经济又安全。现行规范还是交通部于1987年发布的《干船坞设计规范》,通过对现行船坞设计规范分析,干船坞渗流量计算公式中渗透轮廓线的等效总长度不易直接求出,采用离散方法等效代替,将渗透轮廓线由曲线离散分解为直线段,容易产生误差,并且化简过程繁杂不方便设计人员计算。本文构造了多种干船坞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干船坞坞底宽度、透水地基厚度和防渗帷幕的影响,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独立开发的Hydroinfo水力信息系统系统计算出渗流水头分布、渗流速度分布和通过坞底的渗流量。根据点源、线源推导出的渗流量计算公式,并以此基于量纲分析导出半理论计算公式,再依据已得出渗流量计算结果得到新的干船坞渗流量计算公式。公式精度是采取加拿大的一款渗流软件GeoStudio来验证,同时分析水头分布与渗流速度的影响,并注意防治帷幕与船坞底部的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