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是九十年代以来一位创作颇丰的小说家,由于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文学圈内人称之为“文坛外高手”。但是,其惊世骇俗的想象力,破除陈规的叙事个性,活泼幽默而具有穿透力的语言,却为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近年来,在对其作品的研究中,除了一些先锋批评家所写的一些有质量的论文外,大多数是其朋友、家人所写的回忆性的文章,因此,对王小波的小说进行有效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本文并不打算全面论述王小波的小说创作,而是选取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以阐述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笔者从王小波的文学作品与九十年代一些典型的文学话语的宏观比较入手,阐述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深入其文本内部,从意蕴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细致微观的分析。就其意蕴方面而言,从精神立场、苦难反省、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其对“文革写作题材模式”的超越性;从“王二”形象的意义、文革世界的深层结构、文革时期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其笔下的世界的荒诞性。在形式分析方面,则从临界叙述、能指的凸现、“片断式”结构等方面研究其极端的叙事实验;从语言本体论、反讽性语言、狂欢化语言等方面论述其如何通过语言建构独立的文学艺术话语空间。 在盛行“市民话语”、“意识形态写作”、“欲望化写作”的九十年代,王小波树立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笔者将深入其文本,揭示其文本内部的复杂机制,阐述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