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迎来了崭新的创业时代。创业教育已是国内外大学新时期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第一部分从概念层面入手,分析了文章研究对象是广义的创业教育——一种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素质教育,并对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进行了对比。文章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含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大学创业教育课程,是用以指导大学创业教育的规划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创业世界、提高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媒体。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是我国大学主动应对创业时代必须做出的应答。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关于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运作做了总结和评论。 文章第二部分系统地确定了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平台。在阐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理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大批能适应时代特征与发展需要的开创型人才,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信息化、综合化、活动化、多样化诸原则。 作为文章的核心所在,第三部分客观地构建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认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由两大类、四大模块课程构成。所谓两大类,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大学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包括创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而隐性课程指大学情境中以简洁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有环境课程。所谓四大模块,即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强化创业意识的活动课程、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的环境课程、提供创业演练的实践课程。这四大课程模块不是简单的分割,在实践过程中各课程模块可能有相互交叉、融合。文章从课程内涵、课程作用、课程模型、课程开发等方面对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做了全面阐述。 文章第四部分承接了第三部分的分析脉络,对创业教育典型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在创业学课程设置上,文章详细研究了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学院的创业学课程,并对照我国有关学者提出的意见,得出了一些肩示。在创业计划竞赛活动课程设置上,文章检讨了我国大学的运作过程,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文章最后指出:必须对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生成和运作予以保障,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生态环境、拓宽信息渠道、优化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