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2.建立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3.研究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规律,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样品的处理和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血、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丙烯巴比妥,经盐酸酸化后(pH=1~2),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苯巴比妥。2.苯巴比妥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动态分布的研究:雄性wistar大鼠54只,经灌胃匀速注入1/2LD50苯巴比妥(330 mg·kg-1),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分别于给药后1、5、10、15、20、30、48、72、96h各处死6只,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等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3.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LD50组和2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LD50(0.66 mg·kg-1)和2LD50(1.32 mg·kg-1)苯巴比妥。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4.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雄性wistar大鼠54只,以1/2LD50(330 mg·kg-1)灌胃,10小时后处死,室温(20?C)条件下,于死后0、2、4、8、12、24、48、72、96小时取心血、心、肝、脾、肺、肾、大脑、肌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t检验。结果1.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苯巴比妥的特征离子m/z为204、232。心血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3.476X + 0.8168(μg·mL-1)、0.5 -280μg·mL-1、0.9955、97.50±2.0%、0.5μg·mL-1;肝组织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6.867X + 0.0884 (μg·g-1)、0.5 -280μg·g-1、0.994、98.5±3.5%、0.5μg·g-1。2.毒物动力学和动态分布:1/2LD50剂量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符合口服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过程,各脏器中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心血中达峰时间和消除半衰期除为7.39h和26.02h;各脏器中达峰时间和消除半衰期为2.41h4.73h和8.59h20.91h;经口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苯巴比妥含量顺序为肝、心血、心和肺、其他组织,各脏器内苯巴比妥含量在5h左右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3.死后分布:大鼠在苯巴比妥灌胃后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灌胃组大鼠7.24±3.17h死亡,2LD50灌胃组大鼠1.33±0.25h死亡。各脏器组织苯巴比妥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①LD50组:胃(1261.34±591.83)>心(332.12±70.87)、脑(289.81±71.43)、肝(284.68±79.44)、肺(284.41±67.47)、脾(272.56±31.53)、心血(269.52±44.62)>肾(167.76±43.72);②2LD50组:胃(1649.21±1212.82)>肝(357.83±138.67)、脑(323.19±159.92)、心(310.95±130.73)、心血(309.93±135.60)、肺(308.28±134.48)、脾(299.77±104.58)>肾(233.24±91.92)。4.死后再分布:大鼠在处死后96小时内,在室温(20?C)条件下,死后24小时的心血、心、肺、肾、脑、肌的苯巴比妥含量与死亡当时含量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后逐渐降低;死后2小时肝、脾的苯巴比妥含量与死亡当时含量相比明显升高(p<0.05),则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1.本文建立的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2.本文建立了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研究动物模型,可应用于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3.苯巴比妥在大鼠血和各脏器中毒物动力学均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急性染毒大鼠体内苯巴比妥含量顺序为,肝、心血、心和肺、其他组织,各脏器内苯巴比妥含量在5h左右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4.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它组织和血液含量高。法医鉴定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5.苯巴比妥在染毒大鼠体内可发生死后再分布,死后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和肌中苯巴比妥浓度均出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