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宋代山水画的语言特征和图式风格出发,兼顾艺术自律性特点,来研究宋代山水画造境特征,分析各个流派特色的形成、以及不同画家风格的形成过程和审美特征。并在探讨两宋山水画意境的构成特征、表现手法及其所体现的审美趣味、意蕴情致、文化个性及价值取向的同时,从宋代山水画造境特征中寻找山水画在当代形式转换和精神价值的传承。故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围绕荆浩《笔法记》阐述山水画“搜妙创真”的造境特征,通过分析荆浩对笔与墨的辩证认识,得出山水造境历程包含着艺术家朴素的技法探索过程。其次,对宋人造境中丘壑的可读性与情节性研究,是在“以形媚道”的山水理念下对视觉再现的错觉性山水的探索,与宋人对造化的深入体悟密切相关。同时,通过作品说明宋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创作心境。二.从两宋山水的造境题材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拓展,从其作品题材的专题化、细致化,探究宋人造境手法的深化过程。通过图式衍变的分析手法说明两宋自然观的深化过程,也通过对北宋末年复古思潮下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审美取向的比较,结合李公麟的个案分析对绘画“古法”概念进行梳理。三.从“程式”与“师造化”的关系分析宋代山水的造境手法,并通过对宋代各流派程式符号转换的图式分析,说明宋代山水语言的发展是寻找形象结构的扩展和造型语言充实的历程。并从笔墨的艺术语言看宋人造境的笔墨风格与造型特征的关系,得出宋人水法、墨法的成熟是把山水造境推向新的艺术高度的关键所在。四.从“澄怀味象”、“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与山水画构成的小整体角度分析山水造境,总结理学对宋代画学及山水造境的影响。从宋人有关诗画的著作来分析宋人诗意性山水,得出宋人山水诗意性空间的最可贵之处是诗意性渗到笔墨物化的形式结构中去,从而把视觉形式语言上的精粹淋漓尽致地凸现在诗情画意之中。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古代画论的阐释和相关作品图例,通过对宋代山水画传世作品的解读以及对造境具体环节的分析,来寻找宋代山水画发展中表象特征和造型方式变化的过程,并在绘画造境个案中梳理出宋代山水中独特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