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运动会是指以学校为主办单位,父母亲和孩子共同参与并互相协作,在一定时期内举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运动一种竞赛形式。亲子运动会的开展不仅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且还作为纽带衔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从而使“学生、学校、家长”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教育方案得以实现,最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本研究首先利用互联网查找、统计江苏省已经开展过亲子运动会的小学,以搜索到的101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分层随机抽取的11个班级的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邮寄问卷和实地发放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同时参照各校亲子运动会的现行规则,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小学亲子运动会的现状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亲子运动会举办的次数和时间、组织形式、设置的比赛项目、参与对象以及评分与奖励的方法五个方面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小学亲子运动会的开展现状。所调查学校中,89.3%的学校已经多次举办亲子运动会,并且亲子运动会的普及程度逐年递增。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小学亲子运动会与传统的学校运动会比较体现出以下优势:1、坚持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2、具有明显有效的家校合作意识;3、拥有积极明确的宣传意识;4、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举办形式。江苏省小学亲子运动会的开展仍存在着问题和不足:1、学生参赛率不高;2、时间安排偏短;3、竞赛项目设置偏少;4、评价与奖励方式单一;5、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6、缺乏对学生和家长的必要指导。本研究还通过体育教师对亲子运动会的特性、功能、重要程度、支持度和满意度五个方面,以及家长与孩子参与体育的热情、对亲子运动会的功能、支持度、参与程度和对项目的喜欢程度五个方面,来调查了解他们对亲子运动会的认知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和家长对亲子运动会持肯定态度。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改进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参与的条件;2、适当增加比赛时间,并在固定时期举办;3、增加入均参赛和增加集体项目;4、重视团体排名,设立丰富多样的奖项;5、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6、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7、加强亲子运动会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