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增粘剂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可不经振捣而能够自动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但伴随流动性的大幅提升,其抗离析性能明显下降。工程中常通过掺加增粘剂来防止分层离析,包括无机溶胶、纤维素醚、温伦胶等。本文选用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作为增粘剂,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代号分别为P4和P8)及掺量对新拌和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掺P4和P8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不大,但对静置20min再搅拌后的水泥净浆流出时间影响较大,且随掺量增大,浆体流动性下降。掺P4和P8均有助改善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2)掺P4可促进水泥水化,且随掺量增加,其水化促进作用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掺量为0.2%时,促进水化作用最明显。掺P8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与掺量有关,掺0.1%和0.2%时可促进水泥水化,但随掺量增大,促进作用有所下降;掺量超过0.3%时,开始对水泥水化具有缓凝作用,且掺量越大,缓凝作用越明显。(3)掺P4和P8对硬化自密实混凝土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随掺量增加,硬化自密实混凝土强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掺量为0.2%其增强效果最明显。同时,显色法测定结果表明,掺P4和P8均有助于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4)尽管压汞分析表明,掺P4和P8导致硬化水泥浆体毛细孔隙率增大,但SEM分析表明,掺P4或者P8时,硬化水泥浆体中粉煤灰与水泥基体的结合更好,水化产物对孔隙的填充更充分,硬化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更为致密,这可能是掺入P4和P8有助于提高硬化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相变材料对于发展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能够应用于建筑物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20℃~28℃之间,这是由地区气候状况及人体舒适度决定。本文以液体石蜡与46#固体石蜡作为有机相变原材料,将其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调配出不同相变温度的复合石蜡。采用新型吸附基材γ-Al2O3,在60℃、负压下对一种相变温度适宜且潜热较大的复合石蜡进行吸附,得到有机/无机定型相变材料。将定型相变材料掺入到
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特性是岩土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评价软土地基的循环承载力中有着重要应用;同时,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在研究怎样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时,也需要研究钻
针对软土地基中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能力偏低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称为带肋填砂管桩),通过简单的施工工艺,达到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目的。该新
本文对半空间饱和土中桩基础在弹性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半空间饱和土在内部圆形荷载作用下基本解的建立本文的基本解为半空间饱
针对滩涂土等欠固结土地基在静力荷载及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较差的问题,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关于饱和软粘土静动力性质研究的试验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温州海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结构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施工便捷、隔声隔热保温等优势,在多高层大跨房屋建筑中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应用中最大薄弱环节是现浇空心楼盖的内力分析
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之一。筒体结构由于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传力明确,空间布置灵活,非常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办公、旅馆和综合性建筑,是应用最广泛、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经济不发达国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提高已建和拟建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
桩的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基桩极限承载力较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得到的静载试验数据除准确提供极限承载力外,其实也包括桩的承载力分布及桩身质量等
后浇带做为一种有效的避免结构产生裂缝的构造措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建筑结构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增多,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