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由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构成。城镇人群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共同组成。但是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发展目标面前,我们不禁会问:虽然政策上各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其实现的水平如何?按照当前的筹资标准能够提供的保障水平是多少,是否满足了人民实际的需求,实现全覆盖的水平是否一致?目前的制度设计中筹资和保障是否实现了一种相对均衡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了上海、成都、内江、绵阳四个城市作为出发点,采用实地调研,模型计算和结果间综合比较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围绕以下几个内容展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精算理论应有的筹资水平,按照当前政策已有的筹资水平,按照当前已有的筹资水平应有的保障水平,按照当前政策实际的补偿比例以及所有这些水平所反映出的联系。在这样的研究思路基础上,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笔者通过对目前城镇医保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引出制度全覆盖下存在的问题,从而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另外,从文献综述中总结概括了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保障水平分析。本章主要是对我国目前的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框架的阐述,同时对比国际现有的制度模式,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以SHI模式为基础,兼有MSA的特点,即引入了个人账户,施行统账结合的模式。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推广和扩面阶段,坚持的是自愿参保的原则,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更明显,却在这一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大部分的政府补贴。从现有的制度中看出虽然全国施行的职工和居民医保是在同一框架下的,但是各地间和各计划间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水平不一,引出了实证分析的必要性。第三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保障水平分析。本章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精算模型与政策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众多的数据基础之上对城镇职工医保的筹资和补偿水平进行详细的测算和比较验证。通过东部上海和西部成都的比较,四川省内成都和内江、绵阳的比较发现,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各地区自行统筹,在同一个制度框架下后,差异确实存在。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筹资水平应该同保障水平相对应。从几个城市的情况来看,按照过去的筹资标准,在当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足。保障水平上,一方面是由于一定程度的筹资欠缺导致了现有的报销制度对在职职工的保障明显不够的;另一方面,在具有了一定筹资水平的基础上,却由于计划的运行中存在效率的缺失,资金的不合理消耗,造成了保障水平的缺失。第四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与保障水平分析。本章测算思路同上一章接近。同城镇职工的情况相比问题相似,但是筹资和保障水平欠缺的程度更大。目前政策规定的筹资水平只相当于补偿比例为20-30%的精算水平,而按照目前居民医保政策提供的补偿水平处于60%-70%间,二者间产生了较大的不匹配,同城镇职工的计划相比补偿比例要低10-20%。虽然政府一直采用补贴的方式对制度的推行提供动力,但是制度对财政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如何让制度能够相对独立的运行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居民医保最大的问题还是筹资水平低下同较高的保障需求间的矛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通过文献的复习,笔者发现很多研究成果都是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或者保障水平单方面进行的,很少有结合两方面比较的研究。而收支平衡是保险计划运行的基础,由此,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把筹资和保障水平联系起来,对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此外,当前政策改革主要集中于减轻参保负担,提高补偿水平,而没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对此进行理论论证。在这样一个变革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亲自开展了实地调查,搜集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验证。本篇论文的缺憾在于:笔者缺乏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事业中的长期工作经验。同时,由于各地经济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在抽样的地区选择,样本的数量上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方面都未能达到最高的要求,对文章进一步创作造成了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