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来源的微生物生活在环境独特的潮间带区域,该区域介于陆地、海洋之间,交替的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并且还具有明显的昼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因此生存在红树林区域的微生物兼具陆地微生物与海洋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并且更为独特,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必定会形成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从而有非常大的潜力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本论文采用现代化学筛选与活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从实验室红树林生境来源菌株库中筛选得到1株活性微生物,以及2株实验室前期研究的潜在的含药用先导的资源菌株为目标菌株,并对得到的3株红树林生境来源目标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内容包括:目标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目标菌株的发酵;单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化合物的初步生物活性评价和生物合成途径推导。 对3株目标活性菌株的规模发酵产物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正相、反相),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葡聚糖LH-20),反相中压液相,反相高效液相等化学分离纯化手段,从曲霉 Aspergillus sp. H-2-1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26个单体化合物(1-26);从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ZHN2-2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27-46);从灰绿曲霉 Aspergillus. glaucus HB1-19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27个单体化合物(47-73),共73个化合物。 继而,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UV,IR,MS,NMR,CD,X-ray)结合化学反应的方法阐明了全部7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包括:混源萜类化合物15个(1-15,37-40),聚酮类化合物36个(16-17,28-30,33-36,45-50,52-70,72-73),生物碱类3个(27,44,71),甾类5个(31-32,41-43),聚烯多元醇类9个(18-26),糖苷类1个(51)。其中,发现新化合物20个,新天然产物1个,包括1个新骨架austin-like类混源萜化合物(1),1个罕见的C环环外双键氧化成酮的austin-like类混源萜化合物(2),2个新骨架的聚烯多元醇类化合物(18,19),此外,还包括1个新的austins类混源萜化合物(3),6个新颖的聚烯不饱和多元醇类化合物(20-25),1个新的吡咯烷生物碱类化合物(27),2个新的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28,29),1个新的甾类(31),4个新的苯的衍生物(47-50),1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51),以及1个新的缩酚酸环醚类天然产物(30)。在研究中,首次采用X-ray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新骨架化合物1的立体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15个austins类混源萜化合物进行了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在活性筛选中,用不饱和脂肪酸建立脂质堆积模型对austin-like混源萜类化合物1-15降脂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给药组的体重明显减轻,说明 austin-like混源萜类化合物具有脂肪代谢酶抑制活性,此部分正在进一步评价中。此外,化合物47、54、58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9.3、9.8、7.6μM。 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3株红树林生境来源的真菌中中的73个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包括20个新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在化合物的研究中,我们分离得到15个austin-like类混源萜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新骨架化合物(1)及2个新颖的化合物(2-3),并且首次发现了austin-like混源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脂肪代谢酶抑制活性;还分离得到9个聚烯多元醇类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新骨架化合物(18-19)及6个新颖的化合物(20-25);此外,还分离得到9个其他结构类型的新化合物,上述研究表明红树林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并且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化学结构类型,为筛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化合物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