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作为经济社会中最基础性的区域,其产业布局状况直接体现了县域发展的水平,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其所属的其他区域层次(地市、省域、国家)的产业布局。县域产业布局关系到县域经济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是县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随着安徽省新的区划调整,2011年8月22号庐江县正式并入到省会合肥,这对庐江县域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笔者将庐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进行了综述归纳,接着基于庐江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背景、庐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以及三次产业具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理论,确定了庐江的重点产业,并对庐江产业发展空间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庐江各城镇产业职能定位以及提出了庐江县产业布局的优化方案与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庐江应选择生态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业、化工、磁电、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人文旅游业作为庐江县重点产业。庐江城镇空间体系布局应规划为“两核、两轴、多极”模式,从而利于产业发展和布局的优化。第一产业布局优化上,要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北部圩区、中部丘陵区、东西部山区、南部圩区四大片区;第二产业布局优化上,要着力打造“庐南重化工基地”、“庐中汽车零部件基地”和“庐北磁电基地”三大工业基地;第三产业布局上,要着力进行旅游产业布局,构建“温泉旅游度假区”、“人文旅游区”、“宗教文化旅游区”、“观光农业旅游区”、“滨湖旅游区”五大旅游片区。另外,庐江要通过增加公共产品供给、鼓励高新技术开发与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方案的落实。本文通过对庐江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具体分析个体县域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对庐江产业布局优化提出了合理化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指出庐江应抓住区划调整、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契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等措施全面融入合肥,将县域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