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总结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受体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要点,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455例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受体中17例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受体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长期存活受体新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0.1%,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3.7%,其中原肾肾癌5例,肾盂输尿管癌6例,膀胱癌4例,肾盂输尿管癌+膀胱癌2例,占比37.0%。17例受体中,15例采用CsA+MMF+泼尼松,1例采用FK506+MMF+泼尼松,1例采用FK506+麦考酚钠+泼尼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17例受体中15例于恶性肿瘤确诊后,采取手术治疗、抗肿瘤综合治疗、调节免疫方案等治疗。17例受体中5例分别在确诊后8、10、13、22、30月后死亡,余12例存活至今。其中1例术后移植肾功能衰竭,开始透析,余移植肾功能均正常。分析455例受体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分析,可知“性别”“术前高血压”可能为肾移植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受体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其中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性别”、“术前高血压”可能为影响因素。肿瘤确诊后,应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抗肿瘤综合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可有效延长受体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在人民经济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从与饥饿的对抗到解决温饱再到对食物的深层次需求,国民饮食心理的转变轨迹十分明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国内食品加工行业面临许多的挑战:产品种类的推陈出新、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价格的激烈竞争等,都给传统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阻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取得重大发展,有必要做好“抓两端,控中间”的工作。
氟已被证实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氟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参与骨骼代谢、防龋齿、影响动物造血功能及神经兴奋性和传导的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引起畜禽中毒。近
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所以,保证这项宏伟工程顺利实施,
力学属于科学范畴.而中国"尚无近古哲学",由中古哲学导致了中国哲学家"及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知识",而"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形成
英语作为目前公认的国际语言,无论对社会交流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同生体,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象,文化是语言的内在核心,加强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工程的进行,我国各地发生的行政补偿的纠纷日益增多,近些年来更有一些因为“逼迁”和“暴力拆迁”等而发生的惨剧和血案屡见报端。这些事件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