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只要控制好新车排放,汽车污染问题便可得到解决,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可能会远超出新车时的情况。而车载诊断系统(On Board Diagnostics)就是在汽车电子自诊断技术基础上,为满足对在用车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维修制度这一需求下产生的,并且在20世纪末期开始成为管理和控制汽车排放的发展重点。2005年4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三、四阶段,简称国III、国IV),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出车辆要加装车载诊断系统(OBD)。对于该技术欧美一些大型汽车厂家和研究机构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和应用,而对于我国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刚起步。为此,配合北京市国III、国IV四排放法规的提前实施,在美国能源基会的资助下,对于OBD系统的法规和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车载诊断系统(OBD)技术的初步研究;(2)车载诊断系统(OBD)的应用研究;(3)装有车载诊断系统(OBD)的在用车辆的管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研究了美国和欧洲的在用车OBD系统的检查的法规体系和在在用车检查中的逐步实施过程,介绍了欧美在用车OBD系统的检查方法;分析了在用车检查中用OBD系统的检查代替双怠速排气检验,目前技术条件还不十分完善的原因;建议实施在用车OBD检查时可以先试行,实施初期可以OBD检查和尾气排放检测都进行,待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后,再决定是否用OBD检查替代尾气排放测试;提出了在用车OBD系统的检查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已经应用到《北京市第三、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政策研究》报告中,报告中的研究内容已经被北京环保局在法规的逐步实施中采用。同时也应用到了本单位承担的国家环保局下达的正在起草的《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技术规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