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好奇心都被看作是内在动机学习的重要内容,受到教育学、心理学等各领域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好奇心驱动着我们日常的许多活动和追求。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其与个人的健康发展、学习以及创造性都密不可分。过往理论研究也都支持了好奇心对于个体学习的促进性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小学教育中,实践好奇心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的效果却往往并没有那么理想。出现的各种问题引起了研究者关于好奇心作用机制的关注,到底好奇心在促进学习过程中受到什么因素的限制呢?本研究将立足“信息预期加工”理论的视角,旨在探讨关于好奇心在不同反馈情境下对于儿童完成学业任务记忆成绩的不同作用,以及引入反馈信息满意度变量探讨其对于好奇心预测记忆任务的协同影响。本研究共选取228名小学五、六年级儿童。采用E-prime编制的测验程序,测量他们在完成学习之后,再次进行测验所得获得的成绩水平。研究由三个实验构成:实验一与实验二分别探讨在立即反馈或延迟反馈条件下,激发好奇心对于促进学习记忆成绩的影响。实验三,进一步深入问题,探讨在控制有效反馈条件下,对反馈信息的满意度在好奇心促进作用中的协同影响。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立即反馈条件下,好奇心水平并不会显著影响儿童的学习任务记忆成绩。记忆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好奇心与记忆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在延迟反馈条件下,好奇心水平会显著影响儿童的学习任务记忆成绩,更高的好奇心水平引发了儿童之后更好的学习成绩表现。记忆自我效能感儿童也显著影响记忆学习成绩,好奇心与记忆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3.好奇心与对于反馈信息的满意度的交互作用显著,满意度越高,好奇心对学业任务记忆成绩的促进作用越强。这些结果表明好奇心作用适用的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反馈信息问题。这将指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为系统科学地发挥好奇心所应该起到的促进作用。